1.品种特性
徐闻山羊是中国地方优良的羊品种之一,1997年被列入《国家种质资源保护目录》。多为黑色,少数为麻色和褐色。多数黑色的徐闻羊分高脚与短脚两种类型,高脚种体形较高,多产单羔,喜吃灌木枝叶,饲养量较少;短脚种体形较矮,骨细,多产双羔,采食安定,不挑食,易管理,农民喜欢饲养。另有少数徐闻山羊被毛为麻色和褐色,从头顶上脊骨中央至尾部有一条黑色毛带,身上渗有黑色的杂斑,据说是1217年(南宋嘉定十年)从缅甸引进的山羊同徐闻山羊杂交育成的一个亚品种。
徐闻山羊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劳,祛寒冷,益贤气,暖脾胃,温补气血的作用,是秋冬理想滋补品,徐闻酒厂曾利用徐闻山羊研制成牡山羊酒,产品畅销全中国。徐闻山羊的脂肪分布均匀,肉色质瘦嫩,膻味小,味道鲜美,浓香可口,营养丰富而远近驰名,棕红,膻味较淡,屠宰率50%—60%,瘦肉率高。板皮质密,轻便,弹性好,皮张大。
2.养殖特点
徐闻人的羊舍一般都挂有盐筒或盐罐,供羊自由采食。夏季高温时凌晨放牧,11时收牧,下午3时再放牧,黄昏收牧。一般一人管养30只母羊或50只阉羊。徐闻当地特别注意羊群饮水,尤其炎热天气,每天需饮2—3次,有的在羊舍门前备有清洁水,让羊牧前牧后都能喝上。有的放牧人带上中草药,以便羊被蛇、虫咬时及时治疗。
羔羊一般20多日龄随母羊放牧,自然喂奶,自然断奶,哺乳期3—5个月产奶性能一般,不加精饲料平均日产奶0.28—0.38公斤,泌乳旺季日产奶1.5公斤左右,泌乳期8个月。羊舍中设有栅栏,羔羊可出入,以避免被成年羊挤压受伤。小公羊除留作种用外,一律去势肥育,使肉质嫩滑。去势一般在1—2月龄时进行,群众认为,去势迟的羊骨架大,长肉多。羊舍用火烧土、草木灰、蔗渣、谷糠、花生壳或草碎垫地面,一般2天换1次。
徐闻山羊繁殖快,一般4月龄性成熟,母羊初配期为11—12月龄,体重为28公斤以上;公羊初配期为18月龄,体重49公斤以上。春秋季为母羊发情旺季,发情周期15—21天,妊娠期140—161天,由于当地农民多采用公母羊混群放牧,故多在产后一个月内即配种受孕。为防止公羊因争配而打斗,农民多将公羊轮流放入羊群配种。以4—6岁时配种效率最高,母羊可利用到7—8岁、公羊10岁。据《徐闻县农业志》上记载:1983年徐闻县五里区二队有一养羊户,养母羊15只,产双羔的12只,占80%,产单羔的2只,产三羔的1只。
3.产地环境
徐闻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交通便利,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3.6℃,一年四季阳光充足,自然经济条件好,农业发展迅速,盛产各种热带农产品,截至2009年徐闻县建成认证“无公害养殖基地”17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8个。最具优势的是徐闻全县境有荒山灌木地36万亩,宜牧面积60多万亩,灌木四季常青,长有大量天然牧草茂盛且种类繁多,非常适宜发展草食牧业。2009年全县实现牧业产值4.57亿元,比2008年增长3.3%;肉类总产量1.91万吨,比增3.8%;生猪出栏20.5万头,比增3.5%;牛出栏1.43万头,比增5.5%;羊出栏4.05万只,比增8%;家禽出栏265万只,比增1.6%。畜牧产业发展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徐闻山羊的美味肉质,与其采食的饲料和特殊的饲养方式息息相关。这种山羊性情温顺,喜干燥,而徐闻地全年气候温和,植被茂盛,树木常青,基本上全年放牧,羊群常年采食桃金娘、扫把木、番石榴、刺葵等几十种灌木嫩芽及树叶,其中不少灌木是中草药材,羊采食后提高抗病能力,并减轻了膻味。
据了解,徐闻放养的山羊日常极少补料,只是在冬春季节,放牧吃不饱时,农民才采回树叶饲喂,有时加喂些稻草和番薯丝,基本不喂精饲料。此外,徐闻山羊平时群养放牧,喜欢走动,一只山羊放牧一天所走路程不少于10公里。喜食“药草”加上“热爱运动”,造就了这种肉质鲜美的羊中极品。
4.文化背景
徐闻山羊在雷州半岛有相当悠久的饲养历史。据《古令法》、《说文》所述:徐闻山羊是公元276年(晋咸宁二年),从山东烟台地区引进,经过长期饲养、驯化选育而成,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在二百多年前,徐闻山羊已进入香港和广州湾市场,并以徐闻肥羊蜚声各地,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吸引了无数的食客,甚至在南亚地区都享有盛誉。当时每条村庄都有三、五群羊,而且流传着“养羊种姜,本少利长”的农谚。养羊成为当时增加农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之一。1949年前,徐闻县城有一条专门经营山羊的街道,叫做“羊行街”,每逢墟日,进墟待沽的羊只少则几百只,多则近千只,街上还卖有熟羊肉、羊粥、羊肉串等任人选择,山羊市场活跃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