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镇种植花生的历史悠久,其品种多为小粒种,种子一直沿用前人留下来的土种,当地人称为“百日掂”。观音阁花生籽仁珍珠豆形。荚果网目小、网纹较深、缩缢浅,果嘴长带勾。二粒荚果为主,百果重约169g,百仁重约70g;种皮白红色、果型美观白净;口感细腻、香甜、爽口,特有花生浓香味。观音阁镇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越,拥有观音庙、东江湿地公园、马鞍山等优质旅游资源,因而早已远近闻名。
在很久以前,当观音阁镇还是一个小村子的时候,村里有一对家境贫寒的农户生了一个没手没脚的小男孩。周围的人以为他是怪物,劝他父母遗弃掉。但父母不离不弃,以慈爱之心悉心照料和艰难抚养,让他存活了下来,慢慢长大。不久,村子里发生了一场瘟疫,很多人得了病,小男孩一家也不能幸免,而他因身体孱弱,不治而逝,成为隔世人。转世仙人问小男孩,愿否放下一切,转世成仙。小男孩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哭着对仙人说:你能想个法子让我回报父母吗?于是转世仙人就把小男孩变为一种从未有过的植物,栽种在他家门口。一天,小男孩父母发现了这棵只见开花、不见结果的奇怪植物,想要拔掉。拔出一看,发现果实却在下面。剥开满身皱纹的壳子,里面有几颗象蚕豆一样的果实,散发着清清的参气。好奇之下,两个老人吃了几颗果实,很快发现自己的病痛完全消失了。于是,两老就把剩下的种子一部分重新种到地里,一部分送给其他村民。就这样,这种植物——就是现在的花生——在观音阁这块宝地上传播开了。事实上,博罗种植花生有300多年的历史,而观音阁镇因为地处博罗东南沿江丘陵区,拥有丰厚的东江系土壤与谷底冲积地,以观音阁花生种植时间最长,且花生质量上乘。《广东省志·农业志》、民国之后的各版《博罗县志》以及各版《博罗年鉴》,对此都有记载,例如:《博罗县志》(民国版)对当地农林分布情形的记载是:“一为水稻,重要产品……次为花生,种于缺水之田及山坡地。第五第六两区出产最多……”又如:《博罗县志》(2001年版)载:观音阁是博罗四大农业分区中的东南沿江丘陵粮、果区的主要代表,“东江沿岸坝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潮沙土,潮沙泥田及沙泥田的冲积性坝地,土质较肥沃……坝地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日照时数较长……历史上是县内甘蔗、蕃薯、花生……等主产区;再如:《博罗年鉴》(2003—2005年版)载:“观音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观音阁名优级农产品有:棠下红爪、观音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