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圃腊味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因产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而得名。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美而驰名中外。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黄圃腊味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俱全,为广式腊味之名产。2006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黄圃腊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传说
黄圃腊味历史悠久,以其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美而驰名中外,为广式腊味之名产,黄圃也因此而被誉为“腊味之乡”。相传,始作腊肠的是大黄圃一卖粥档主,名叫王洪,人称老洪先生。光绪十二年(1886年)冬季某天,天气奇冷,雪雨纷飞,王洪准备的猪肉、猪肝、粉肠等粥配料卖不出去。于是,他用盐、糖、酱油等把肉料腌起来。连天阴雨,王洪只好将粉肠掰开,将猪肉切粒,塞进肠衣,用水草分截绑好。经数天的风吹日晒,天晴时,王洪的制品吃起来别有风味,且耐储藏。王洪如法炮制,设档出售。猪肉辅以肠衣制成,形如猪肠,故名腊肠。风味独特、耐储藏,腊肠名声日噪,求过于供。黄圃人争相仿制。后来,更有黄圃人依照腌制腊肠的方法,用五花肉制成腊肉,名为腊味。
珠江三角洲天热潮湿,聪明的黄圃人制作腊味时采用盐、糖、酱油、酒腌制后再晒干,不仅色香味美,而且耐潮湿。之后,黄圃人又以这种方法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制作,总结一出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种的方法。自此,黄圃腊味闻名于世。
生产情况
据了解,黄圃镇现有200多家腊味生产企业及配套厂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黄圃腊味已由原来单一的腊肠品种发展到50多个系列品种,包括腊肠、腊润(肝)肠、腊金银润(肝)、腊肉、腊乳猪、腊鸭、腊鸭包、腊鸭肠、腊酱封鸭、腊猪利(舌)、腊猪腰、腊鸡、腊鹌鹑、各种腊鱼等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南美、东南亚等地。2004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认定黄圃镇为“中国腊味食品名镇”,为全国最大的广式腊味生产基地,市场占有率居国内腊味市场第一。
产品荣誉
黄圃腊味有各式品种60多个,以其选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独特而驰名中外,产品销往国内及港澳台、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地,已成为黄圃镇的一张名片。市场销售长期稳占广式腊味60%以上的份额。
黄圃腊味的规模和声誉使黄圃镇在2004年获得“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和“中国腊味食品名镇”称号。2006年,“黄圃腊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广东省著名商标”。2009年8月“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