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色
糕片白如雪,柔如云,卷得起、放得开、烧得着(用火能点着),上口香甜、滋润细软、营养丰富、老幼皆宜。
地标地理
阜宁大糕之所以得到很多人的赏识,这跟它的制作原料——糯米是分不开的。阜宁县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并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季风性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水稻的糖分和干物质的积累。该地域土壤pH值一般在7.3~8.3之间;而且具有“夜潮”的特性,有利增加耕作层水份,稳定墒情,增强抗旱能力;土壤含钾丰富,速效钾含量一般在120~160mg/kg。这种水土环境下生产出来的糯米饱满、温润,胶稠度高,十分适宜大糕的制作和独特口感的形成。
制作工艺
民间美食师傅总结了地方做大糕的经验,选用优质糯米、纯净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级蜜饯,按其比例加工而成。先将上等的整齐糯米在温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捞起,在热锅里爆炒后筛净,让它又脆又白,然后粉碎成细粉;再与洗过的青菜或涨饱水的蚕豆放在一起,不断匀拌一昼夜,使米粉均匀窨水,干湿合适。两次过筛后,再与搅拌成浆糊状的白糖液,适量的麻油、花生油等来回拌匀,中间放进青梅、红绿丝、桂花、青果等蜜饯配制成的芯子,做成长方形糕坯,在温水中适当加热炖后,放进笼中蒸煮,并焐一昼夜,然后就可切成薄片包装。其条形完整,棱角清晰,厚薄均匀,大小一致。
历史文化
阜宁有制作大糕的悠久历史,相传,早在隋朝,隋炀帝曾顺京杭大运河南下路过淮安时,有地方官员进贡阜宁大糕之说法。这段历史虽无从考证,但有史记载,从明朝中叶,盐阜地区盐业兴旺,商贸繁荣,民间小食丰富多彩,盛极一时。有美食师傅总结了地方做大糕的经验,制作出“白如雪、软如棉、薄如纸、甜如蜜”的阜宁大糕。清乾隆年间,乾隆南巡江南,住宿淮安府,阜宁县令以糕点进贡皇帝,乾隆吃后,赞不绝口。此后,阜宁大糕作为御用糕点年年进贡,有官员因此官帽相戴,玉带缠腰,所以阜宁大糕也称为 “玉带糕”。阜宁大糕发展至今,已成为苏北地区的名吃,尤其是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条大糕,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可相送,寓含着对对方“大吉大利、步步登高”的祝福。《阜宁县志》有诗云:玉润糕点列晶盘,糯米香甜绕柱梁。合家聚食齐品味,满堂欢喜话吉祥。
试用方法
1. 撕成薄片后直接享用。如果不撕,几片一起咬,会失去其“软如绵”的口感,也有失文雅。
2. 撕成薄片后用适量开水泡成迷糊后食用。如果不撕就泡,大糕吸水不均匀,容易出现“硬心”。此法尤其适合婴幼儿和老年人。
3. 撕成薄片后油炸。大糕一放入热油便会变得非常软,这时只要用竹筷沿中部夹一下,原来的片状就会变成美丽的蝴蝶结,等大糕稍微变黄就夹出来,放在盘中凉一凉就可以吃了。
另外,阜宁大糕放久了水分会丢失,不好撕,也影响口感,所以应该密封保存。
大糕刚出炉时是最好吃的,真正“白如雪,薄如纸,软如绵,甜如蜜”,因此,尽快享用美味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