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色
红色顶芽,藕皮米白色,藕肉亮白色,藕香浓郁,清甜爽脆。
地标地理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扬州北端,属里下河腹地,千年古运河穿境而过, 宝应荷藕生产环境 气候土壤皆处于南北交替之间,物产十分富饶,人称"鱼米之乡".境内河湖密布,水资源总量共约为1.6亿立方米,水质达到和超过国家Ⅲ类标准。面积较大的湖荡有宝应湖、白马湖、范光湖、射阳湖等,俗称"五湖四荡",约257.69平方公里。宝应县长期以来形成了独有的碟形洼地,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土壤——蕻渣土,而这种地形又形成了丰富的水体资源,水质独特,品质一流。同时,宝应的日照充分,年降水量980毫米,在荷藕生产期内达740毫米,这些独特的地形、土壤、气候和水体形成了宝应荷藕独特的品质。
历史文化
相传在很久以前,宝应的五湖四荡原来是白水一片,只长些芦苇、蒲草。有一回,天宫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来到瑶池,拨开云层,遥望人间,只见宝应东荡地区,方圆百里,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好一派湖荡风光。玉皇大帝见状,连声赞道:"此乃人间仙境啊。"王母娘娘在一旁附和道:"此景虽妙,但有不足,缺少花卉点缀。"玉皇大帝点头称是,便命荷花仙子捧出一把瑶池莲子,播撒湖荡。从此,这里莲叶田田,荷花盛开,粉白嫣红,清香飘溢,宛如天上的瑶池仙境。从那时起,每逢中秋佳节,民间有选用上等"连枝藕"供奉月公和吃藕饼的习俗。这里的藕粉还曾作为朝廷贡品,被誉为"鹅毛雪片"。宝应种藕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大中进士储嗣宗在《宿范水》一诗中提到荷藕,范水为我县首镇,这说明宝应地区远在唐代已开始种植藕,历史已不下于1200多年,到了明代,宝应荷藕已经成为大宗土特产品。《万历志》中列“宝应十景”中有“西荡荷香”,到了清代,诗人涉及植藕盛况的诗词歌赋不下百余篇,《康熙宝应县志》中“宝应十二景”有“莲叶接天”一景,悠久的历史,使宝应荷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宝应藕粉素有“鹅毛雪片”的美誉,在明未清初,成为进贡朝廷的“贡粉”,蜜饯捶藕明代为朝廷贡品,现代入选《中华名菜谱》,并列为国家宴会“国菜”之列。 【文化积淀】宿范水唐 储嗣宗行人倦游宦,秋草宿湖边。露湿芙蓉渡,月明渔网船。寒机深竹里,远浪到门前。何处思乡甚?歌声闻采莲。
品牌建设
1998年,宝应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独特的荷藕文化,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荷藕之乡”。2004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宝应荷藕实施原产地域保护。自2000年以来,宝应每年8月8日都举办“中国宝应荷藕节”,以荷藕为龙头,推动招商引资,促进宝应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宝应县常年种植荷藕近20万亩,遍及全县乡镇,商品藕年产量突破30万吨,实现年产值10.6亿元,是江苏乃至全国著名的荷藕产区。全县围绕荷藕食品开发的大小企业有49家,其中江苏荷仙食品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全县荷藕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县各加工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保鲜、水煮、盐渍等八大系列共100多个品种。近年来,县内加工企业与扬州大学、武汉水生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进行NEC果蔬汁、浓缩汁、果胶等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增加产品的种类。全县荷藕加工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宝应的藕制品占日本市场的70%以上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