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明、清时皆以“山珍”被列为贡品。1979年,常山县利用金刚刺酿酒残渣培育出猴头菇,而后经紫外线诱变选育出“常山猴头99号”菌株,至此常山猴头菇正式面世。1984年,常山猴头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品尝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全国政协副主席费孝通等大批领导及知名人士参加,会上严济慈题词:“常山猴头、浙江一宝”。1985年,清宣统帝溥仪之弟溥杰为常山猴头菇题字:“山珍猴头、海味燕窝”。 2006年,常山猴头菇被浙江省农业厅评定为“浙江名菇”。2014年,常山县政府将常山猴头菇提升到“常山三宝”高度,进一步打造金名片。1987年,常山县微生物总厂生产的“常山江牌”猴头罐头、猴头干品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2006年,常山猴头被评为“浙江名菇”;2015年,常山猴头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森力牌”猴头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形地貌:常山县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自古有“四省通衢,两浙首站”之称。常山地貌属低山丘陵型,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域面积1099.07平方公里。境内多山,中部为山间盆地,最高海拔1395米,最低海拔72米,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4.57%,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 2、生态环境:常山县位于中亚热带北缘地带,生态环境优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县森林面积120.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2%,出境水质达到三类水标准,常年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享有“绿色常山、天然氧吧”的美誉。 3、气候特征:常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热资源较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空气湿润。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低气温-7.8℃,极端最高气温41.8℃;年降水量在1500~1900毫米左右,年平均湿度在73%~78%之间,年平均无霜期238天。
三.地域范围
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118°45′,北纬28°46′~29°13′之间。包括球川镇、白石镇、青石镇、招贤镇、芳村镇、辉埠镇、何家乡、同弓乡、新昌乡、大桥头乡、东案乡、金川街道、紫港街道、天马街道等14个乡镇(街道)180个行政村。现有生产规模100公顷,栽培量750万袋,年产鲜菇4500吨。保护规模面积20000公顷。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形态特征 常山猴头菇的鲜菇色泽洁白或淡黄色,外形头状、球形至扁半球形,无柄,直径3~15cm,肉质细嫩,表面密布针形菌刺,菌刺长0.2~1.5cm。鲜品有猴头菇特有清香,口感嫩滑,成熟后味微苦;干品呈淡黄色至黄褐色,香味浓郁,味微苦。 2、品质特色 常山猴头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钾、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并含有猴头菇多糖等活性成份。每100g干品含蛋白质≥12.0克,脂肪≥3.0克,粗多糖≥3.0克。 3、质量安全规定 常山猴头菇生产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严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或使用有害有毒投入品,产品质量安全采取严格对猴头菇产品蛋白质、粗多糖等理化指标以及卫生指标检测、监控,卫生指标按照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执行。
五.特定生产方式
(一)产地要求: 常山猴头菇生产场地要求生态环境良好、三级以上饮用水质,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 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栽培品种:宜选用 “常山猴头99号”等优良品种。 (三)生产技术: 1、栽培季节。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制袋,当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出菇。 2、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应符合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规定要求。基质配方:﹙1﹚棉籽壳70%、杂木屑15%、麸皮14%、石膏或轻质碳酸钙1%。﹙2﹚甘蔗渣或玉米芯65%、杂木屑15%、麸皮14%、玉米粉5%、石膏或轻质碳酸钙1%。 3、制袋 (1)拌料。根据配方将培养料混合,边搅拌边加适量水,使培养料含水量为61%~63%(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下滴),pH值为6.0~7.0。 (2)装袋。选用规格为12.5厘米×55厘米×0.0045厘米聚乙烯塑料袋。采用装袋机将栽培基质装入塑料袋,松紧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装袋后料湿重1400~1500克(折干料650~750克),料棒长42~44厘米;袋外壁培养料应擦净,采用塑料绳或铝卡扎口。装料应在4小时内完成。 4、灭菌和接种 (1)灭菌。装料后应立即灭菌。每灶装6000~7000袋,6小时之内升温至100℃,保持16~18小时。停火后,当灶内温度自然降至80℃出灶,把料棒搬到已清洗干净并经消毒的冷却室内,“#”形堆叠冷却。 (2)接种。料棒温度冷却到28℃以下时,在接种室、接种箱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接种时同一侧面均匀接三个穴点,穴直径1.5厘米,深2厘米左右,块状菌种填满接种穴,每袋菌种宜接12~14棒,接后及时外套薄袋。 5、培养 (1)培养室要求。培养室应清洁、干燥、遮光、通风,保温性好。 (2)培养方法。采用层架式发菌,将菌棒逐层横放在栽培层架上;采用“#”形叠放发菌,将菌棒从地面起逐层交错堆放,高8~10层。 (3)培养管理。培养室温度宜控制在23~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整个发菌期应避光培养,每天通风2次,每次10分钟。接种后约10天,菌落直径5厘米左右时,脱去外袋,增加穴口供氧量,同时,疏棒散热、降低堆高,或将菌棒疏散到架层上。在23~25℃的环境下培养25~30天,菌丝长满菌棒,即可转入出菇管理。 6、出菇 (1)菇房(棚)要求。菇房(棚)应清洁、通风、有适量散射光,并能控温、保湿。宜采用遮阳平棚内搭建中型塑料拱棚的双棚设施栽培,外层遮阳平棚高2.5~3米,以立柱支撑棚顶,立柱行距4.6米,柱距2~3米,棚顶铺遮阳网,棚四周围遮阳网或草帘。2~6架内菇棚共用一架外荫棚,较利于通风换气。 (2)层架要求。一个棚设两排层架,层架宽1米,两排层架设边道两条各宽0.7米、中间宽1.2米的操作道,层间距28~30厘米,共5~6层,底层距地面25厘米,顶层离棚顶60厘米。每层沿菇棚纵向固定4根竹木或钢管等架材,用于摆放菌棒。架柱顶上绑扎竹片、木料,呈拱形或脊形,用于覆盖薄膜。棚膜幅宽7.5~8米。菇棚长度以20~30米为宜。可用毛竹、木料等作架柱,也可用钢管焊制或钢筋混凝土预制。 (3)出菇温度。适宜温度16~20℃。 (4)出菇管理。将菌棒单层、卧排于层架上,挖除表层老种块,接种穴口朝下。采用地面洒水,微喷加湿,保持菇房(棚)空气湿度90%;保证有散射光,一般要求200~400勒克斯光照度,诱导原基形成。经4~5天,幼蕾即从接种穴口长出。保持菇房(棚)空气新鲜,无闷气感,门窗挂遮阳网、草帘,防止子实体被风直吹。温度高于24℃时,要及时掀开四周塑料薄膜,增加对菇棚及四周的喷水次数和喷水量;温度低于10℃时,应加强保温,适当密闭塑料薄膜,中午温度较高时掀开通风。子实体生长阶段,保持空间湿度85%~90%。菇蕾形成后,约经10天子实体发育成熟即可采收。 7、采收 (1)采收时间。当菌刺在0.2~1.5厘米,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收。 (2)采收方法。采收时,用手抓住菇体轻轻扭转拔下,采大留小,除去菇体基部杂质后,按规格分级。 8、采后管理。前一潮菇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出菇口残留物,停止喷水2~3天,并揭膜通风12小时,使出菇点及时风干,防止发霉,促进菌丝积累养分。经2~3天养菌后,再重复第一潮菇方法管理。经7~10天,第二、三潮菇蕾即可出现,按第一潮菇方法管理。一般可收3~4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100%以上。 9、分级。按感官指标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10、卫生要求。应符合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规定。 11、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按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和NY 5095《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规定进行。 12、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病害以霉菌(毛霉、脉孢霉、木霉、黄曲霉)、细菌性基腐病为主,虫害主要有菇蝇、菇蚊。 (2)预防方法。一是严格检查种源。二是净化栽培环境。每潮菇采收后要及时清理菌棒残留的菇根,减少污染源。栽培废料要及时运离生产场地。三是出菇期间禁用农药,转潮期间如需用药,按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执行。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按照农业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常山猴头菇,并按照常山猴头菇生产质量控制规范的种植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已获得的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常山猴头菇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使用本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反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