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淮山在明溪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种植淮山的记载,“时称薯,又称雪薯、小薯”。民间相传:五代人氏—莘七娘,总兵夫人,又称惠利夫人,在其夫死后,承夫志率兵出征,凯旋归来;其精通医术;将鲜淮山在表面粗糙石块上,进行来回推磨,形成糊状物,配入红菇或香菇末,再添入肉末,加工出的“薯子羹”,解决了当地小孩缺乳和疾病困苦的难题,也为当地创造了一道名肴,流传至今。据此,明溪种植淮山的历史,可前推500年以上。明溪民国县志也有记载:“赣药商收购土产雪薯,去皮制成小条,焙而干之,为山药。产闽省者明曰建山,与淮山并重。销路颇广”。 明溪淮山历来以品质优、口感好而饮誉一方,薯块呈长棒形,多须根,表皮颜色黄褐色或深褐色,薯长70厘米左右,直径3.0-4.0厘米,皮薄,肉色雪白,肉质密实,细腻粘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果胶质、皂甙等;经煮易酥不散,显糯香,味鲜爽。县境内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已成为该县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目前,全县已拥有淮山加工企业5家,主要开发淮山酒、饮料、面条、饼干、蛋圈和淮山净菜、速冻食品等系列加工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县创建了省级淮山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地貌类型主要有流水地貌、岩溶地貌、火山地貌三大类型,各地貌类型所占比重分别为流水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97.8%,岩溶占全县总面积的0.9%,火山地貌占全县总面积的1.3%;明溪县耕地土壤类型以黄沙壤土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68.9%,土质疏松肥沃,耕作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好,pH值4.5-6.5之间,具有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
2、水文情况:明溪县属典型的山区类型,河流呈树枝型分散短小,属闽江流域,为富屯溪和沙溪两大水系。从发源地至县界河口,最大河长48.4公里,最小河长不到5公里,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5条。境内水资源包括地表径流和可得到补偿地下水均较丰富,其中地表水径流量为16.3亿立方米。产区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地表径流或蓄水,水量季节性丰富,耕地亩均占有水量0.91万立方米。由于明溪植被覆盖好,森林覆盖率达81.2%,农业灌溉用水泥沙含量低,矿化度低,水质符合国家农田灌溉用水质量要求。
3、气候情况:明溪县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00-1900mm,年平均气温15.5-18.6℃,>10℃积温5100℃-5500℃。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6.9~35℃。一月份平均气温在7.7℃-8.2℃。年日照时数1788.6小时,无霜期268天。
4、人文历史情况:明溪淮山是明溪县当地农民传统种植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种植淮山的记载,时称薯,后来称雪薯、小薯,民间俗称薯子。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明溪淮山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常用蔬菜,明溪淮山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淮山种植效益显著增加,种植规模逐步扩大,1997年全县淮山种植面积达2000亩左右。1998年,明溪县委、县政府淮山开发列入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之一,全方位实施基地建设、系列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同步进行的战略。2001年明溪淮山先后荣获“2000年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和“2001年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2000年以来,全县每年种植明溪淮山面积都在11000亩左右,年产量达1.6万吨,亩产值达6000元左右,产值达6600多万元。亩效益达4000元左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显著,产品销往福州、厦门、上海、广州等地,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2月,由明溪县种子管理站选育的淮山本地品种“明溪淮山1号”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认)定委员会认定。2008年4月,建立了省级淮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08年4月,建立了明溪淮山良种提纯与扩繁基地。2008年6月,明溪淮山列入省发改委品牌农业良种工程建设项目。
三.地域范围
明溪县地处福建西北部,武夷山系的陇西山脉、十公芜山脉贯穿全境,处于东经116°47″-117°35″,北纬26°08″-26°39″之间,属山地丘陵地带。明溪淮山生产地域范围包括明溪县行政区域内9个乡镇即瀚仙镇、胡坊镇、盖洋镇、雪峰镇、夏阳乡、沙溪乡、夏坊乡、枫溪乡、城关乡9个乡镇的56个行政村,海拨180米至海拨900米区域,总生产面积1100公顷,总产量300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明溪淮山薯块长棒形,多须根,表皮颜色黄褐色或深褐色,薯长70厘米左右,直径3.0-4.0厘米,皮薄,肉色雪白,肉质密实,细腻粘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果胶质、皂甙等;经煮易酥不散,显糯香,味鲜爽,具有明溪淮山特有的品质特征。
2、安全要求:一是产前控制。严格控制在基地方圆3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产地环境;二是产中监督。由明溪淮山地理标志管理机构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三是产后检测。产品上市前,由农业部门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符合质量安全的方可上市销售。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一是土壤的pH值4.5—6.5之间;二是土层深厚,具有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向阳、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黄沙壤土;三是必须实行轮作,一般至少3年轮作一次;四是土壤中不能混杂有直径1厘米以上的石块。
2、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粗细均匀,无分杈,无破损,无病虫害的块茎作为种薯。以块茎繁殖。种薯直接在种植地里保存,临种植时才从地里挖起,以保持种薯新鲜,壮芽齐芽。
3、生产过程管理:一是严格按照省农业厅制定的《淮山栽培技术规范》实行标准化生产、贮藏、运输、加工、销售;二是做好农业投入品管理,做好生产记录,实行可追溯制度。三是进行良种提纯与扩繁,防止淮山种性退化、品质退化。农业投入品的特殊使用规定:农药使用严格按照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规定执行,严禁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肥料使用严格按照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执行。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从9月初开始陆续挖收上市,直至翌年4月,随挖随售。成熟后的明溪淮山可用留地自然储藏、地窖储藏、埋藏等方法进行保鲜。
5、生产记录要求。明溪淮山生产全过程中,产地环境由县农业部门、环保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划出淮山种植区域并进行公布;田间生产记录由业主或专业合作社负责做好,田间生产记录应包括生产地点、面积、户主、农机具,施用肥料的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使用农药的名称、方式、时间及防治对象,产品收获、储藏、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