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镇的养羊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黄帝,发展于蚕丛,繁荣于当代。在一本叫《奇门遁甲》的古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黄帝梦大风吹,天下之尘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1,驱羊万群。帝誉叹曰:风为号令力政者也。土去而后在也。天下岂有风姓后姓者哉。夫千钧之1,异力也。马牛数万群,牧民为善者也。天下且有姓力名牧者也。”《史记·五帝本记》对《奇门遁甲》“梦人执千钧之1,驱羊数万群”语的诠释是:“梦人执千钧之1,驱羊数万群”说的是黄帝在大泽找到名叫力牧的人,由他担任在大风暴中的牧羊重任。黄帝找到力牧牧羊,中国就开始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养羊产业。为了进一步发展养羊业,蚕丛部落从叠溪迁徙到成都平原,定居双流。蚕丛最初带来的山羊品种很多,后来经过长时间的“优胜劣汰”,麻羊这个优质品种以绝对优势生存了下来。hWq
黄甲麻羊,因为皮毛呈黄褐色,其间又镶嵌着匀称的黑色斑点,所以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麻羊”;再因为开明王当时的都城在广都,偶然一夜“自梦廓移”,此后“乃徙成都”,由此又叫“成都麻羊”。hWq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双流便成为开明部族政权政治文化的中心,黄甲镇一跃成为发达的农牧业开发区。建兴十四年(公元236年),徙武都氐王苻健极其氐民400户于广都县。氐人的大量迁入,又一次把牧马山养殖麻羊的产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逐渐形成冬至吃羊肉的民间习俗。从建兴十八年(公元240年)起,黄甲镇便开始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牧山麻羊”的时代。hWq
几千年来,黄甲镇(乡)劳动人民就一直把麻羊的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当时社会上流传的“家有三只兔,当个县干部,家有三只羊,当个县银行”的民谣,就是对“牧山麻羊”在黄甲镇地区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的充分肯定。hWq
双流黄甲麻羊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