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村绿茶产于湖北省夷陵区邓村乡,是建国后邓村乡生产的绿茶的统称,并收入《中国茶经》等名茶典籍。邓村绿茶属针形芽茶,品质优异,形美壮实,色润绿亮,栗香持久,味浓鲜爽,深受消费者喜爱。其核心产地邓村乡,在2008年首届中国名茶之乡评比中,邓村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邓村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环境
邓村绿茶生长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北岸,地跨北纬30°32'~31°28',东经110°39',属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畔,东接远安、当阳,西邻秭归、兴山,南抵枝江、枝城、长阳,北与保康接壤,环抱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县城距三峡大坝坝址4.5公里。素有西陵峡晶莹小城之美誉。邓村绿茶的产地乡镇均分布于长江西陵峡两岸,属夷陵区西北部山区,平均海拔800米左右,人口相对较少,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70%左右,有利涵养长江水系蒸腾的水分。茶区年均温度14~18℃,无霜期283天,10℃以上茶树生长发育期248天,有效活动积温5401℃。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适宜,漫射光照时间长,其土壤多为花岗岩分化沙质山地黄棕壤和黄壤,土壤质地疏松,显弱酸性,PH值5.5-6.5,保水性强,排水性好,滤水透气,有机质≥1%,含有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土壤、大气及水质检测达到AA级标准,保证了茶叶生长的内在品质。宜昌大叶茶是该地区流传下来的优良品种,以此为亲本,用无性方法繁育出来的系列品种,品质进一步提高。长江西陵峡独特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状况为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邓村绿茶品质优异的先决条件。据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测定,邓村绿茶中氨基酸含量达到5.76%,茶多酚、氢基酸比例恰当。位于长江北岸的邓村、太平溪、乐天溪、下堡坪、樟村坪、雾渡河、黄花七个乡镇和位于长江南岸的三斗坪镇,历史上的名茶产区。
茶树品种
宜昌大叶种(代号华茶29号)是中国首批认定的30个地方良种之一。支柱小乔木型,树姿开张,分枝中等,新梢节间长4.5-5.5厘米,叶椭圆型或长椭圆型居多,一般叶长14.7±2.4厘米,叶宽5.1±1.1厘米,叶面积53.7±2.3平方厘米,成叶绿色,略上斜,老叶深绿。水平着生,叶面隆起,有光泽,叶质柔软,叶身平展,叶脉8~10对,叶齿浅有钝角,叶缘微波状,叶尖多钝尖,花序多对生或丛生,花冠展宽25~35毫米,花瓣白花七片,花萼绿色五片,雌蕊高于雄蕊,三开裂,长7~12毫米,果实成熟后为棕褐色,种籽为深褐色,多球形,百粒重125克左右。
宜昌大叶茶育芽能力较强,春芽萌发整齐肥壮,夏秋季生长亦很旺盛。越冬芽3月上旬萌发,至11月上旬前后停止生长。9月下旬初花,10月盛花,11月中下旬为开花末期,开花结实多,无性繁殖能力也很强,扦插、压条成活率都很高。
宜昌大叶茶抗逆性较强,病虫危害较少,虽常有秋旱无雨天气,但无明显旱害现象;抗寒性也较强,海拔1400米高山都有种植。
宜昌大叶茶芽叶肥大壮实,茸毛尚多,黄绿色,1芽3叶长6.6-7.3厘米,百芽重57克左右,据中茶所对1芽1叶蒸青烘干样化学分析:含茶多酚35.8%,咖啡碱5.87%,氨基酸1.64%,水浸出物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