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介绍
都安山羊品种形成历史悠久。据《都安县志稿》(民国)中食货志记载,畜牧产量调查表“本县家畜,大的如牛、马、猪、羊;小的如鸡,惟山地则兼养羊”。山羊已列入地方的畜产,当地少数民族凡婚、丧、嫁、娶等都有杀羊祭祀的风俗,饲养山羊历来就是当地群众生活必须用品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都安山羊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当地群众长期选育而成。 都安山羊板皮板质均匀,薄而轻韧,弹性好,纤维细致,是高级制革原料和出口的畅销物资;肉质嫩滑爽,肉泡清甜,营养丰富,全羊可加工成清炖羊肉、羊包肝、焖羊蹄、鲜脆白切肚等60多种菜肴,成为区内外宾馆酒店的主菜,其中“美容长寿汤”苦而甘甜,长期饮用能延年益寿,“山珍羊扣”肥而不腻,“羊肉火锅”令人回味无穷。利用优质山羊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原始方式熏腊烧烤制成腊羊肉,风味特奇,是送礼待客的绿色佳品。 1979年,广西区畜牧局组织开展对都安山羊进行调查、测定,1983年将都安山羊列入广西地方品种,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都安县曾列为全国养羊基地县,2003年9月被中国品牌宣传保护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都安山羊之乡”。 上级业务部门每年均划拨专项经费实施都安山羊地方优良品种保种选育工作;2005年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编制都安山羊综合标准——“DB451228/T01-2005都安山羊品种及种羊评定”,“DB451228/T02-2005都安山羊繁育技术规程”,“DB451228/T03-2005都安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451228/T04-2005都安山羊防疫技术规程”,“DB451228/T05-2005都安山羊标识、运输”等五个标准,并发布实施。2009年,国家农业部下达资金150万元兴建都安山羊保种场,经过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已于2010年4月建成并交付使用,该保种场目前存栏山羊850只,有效带动都安山羊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63.62万只。
品质特性特征
(1)外貌特征 被毛:毛色多为黑色、麻色、黄色,也有黑白花和白色。腹下、四肢 上部被毛和公羊的鬃、鬣毛较粗长。 体形:体型较小,结构紧凑,体躯呈长方形,体质健壮结实, 皮薄有弹性,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眼大有神;有角,角向后上方弯曲呈倒“八字”形,其色泽为暗黑色和玉色;耳竖立稍向前倾; 鼻梁平直;腰背平直;肋骨开张,胸深与肢长相当;公母羊前胸及沿背线均有长毛,母羊较短,尾短小上翘,公羊雄壮,母羊清秀。
(2)内在品质指标:都安山羊肉质细嫩而有弹性,颜色鲜艳,结缔组织少,脂肪坚实、色白,背部脂肪分布均匀。其味鲜美,膻味小。 都安山羊肉含蛋白质19.85%-21.95%,脂肪1.65%-1.83%,水份71.25%-78.75%,灰分1.16%-1.28%,氨基酸总量16.02%-17.70%,膳食纤维0.038%-0.042%,羊肉是低能量高蛋白肉食品,各种微量元素含量高,胆固 醇低。
产地分布
都安山羊中心产区分布在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地苏、保安、澄江、龙湾、菁盛、拉烈、三只羊等乡(镇)。其周围的马山县、大化县、平果市、东兰县、巴马县忻城县等石山地区也有大量分布,隆安县、兴宾县、龙胜县等以及其他平原丘陵地区均有饲养。据2005 年底统计,总数达85 万余只。
产地环境
都安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西部,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以石山丘陵为主。东经107°29′~108°41′,北纬23°42′~24°35′之间。海拔170~1000m,境内石山叠嶂,洼地密布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8.2℃~21.7℃之间,相对湿度74%,无霜期347 d,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297 h。降雨量1 737.9mm,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四季常青,宜农宜牧。
都安县境内主要有红水河、刁江、澄江、拉仁河、板岭河、地苏河、同更河等8 条河流。耕作土类:分为旱作土和水稻土。以石灰土为主要土类,遍布全县溶岩石山。自然土类有:红壤、黄壤、石灰岩土、红色石灰土、紫色土、冲积土等。
全县草场面积13.7 万公顷,草场植被主要以石山高中禾草草丛和灌丛草丛为主。山上植物种类繁多,以藤类和灌木居优势。藤类以金银花、野山葡萄、千里光等为常见。禾本科以野古草、白毛、五节芒、马唐、狗牙根等组成群落,山羊喜欢采食的乔灌木达200 多种。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旱芋、红薯、豆类和荞麦等。
品种历史
都安山羊品种形成历史悠久。据《都安县志稿》(民国)中食货志记载,畜牧产量调查表“本县家畜,大的如牛、马、猪、羊;小的如鸡……惟山地则兼养羊……”。山羊已列入地方的畜产,当地少数民族凡婚、丧、嫁、娶等都有杀羊祭祀的风俗,饲养山羊历来就是当地群众生活必须用品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都安山羊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当地群众长期选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