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乐平以饲养母猪为主要副业已有1100余历史,这里自古以来养殖业兴盛,水运发达,古代名口韩氏村民多以贩运花猪到徽州为生计。清乾隆年间安徽商人把乐平花猪大量运往徽州销售,据乐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年(1876年)开始传播至鄱阳、景德镇等地,民国期间已远销闽、浙、皖三省”。公元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失利,被逼入乐平县乐安河休整,刘伯温宰杀乐平花猪滋补手下将士,个个吃得精神饱满,神气十足,士气大振从而一举打败陈友谅。乐平水桌酒闻名遐迩,其中招牌菜白切猪肉便是用乐平花猪做成。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区域属于平原微丘区,地貌类型以低山、浅丘、平原为主 ,产地主要为红壤土,经国土资源部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共同探明,乐平山地土壤中含有极其珍贵的稀有金属—“硒”(乐平富硒土壤在0.4—0.7ppm左右,高于平均值的40—70倍),是乐平花猪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
2、水文条件:乐平境内水系属长江流域鄱阳湖水系,一河(乐安河)七水(洎水、官庄水、长乐水、建节水、车溪水、安殷水、潘溪水)呈羽状分布于全境。水库星罗棋布,其中最大的为共产主义水库全长101公里,支渠175条全长298公里,农田可得到自流灌溉。地下水丰富,水质为软水,水利设施、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乐平花猪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气候情况:乐平花猪产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湿润宜人,年平均气温18.8℃。降水量1687毫米,无霜期257天。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农副产品较丰富,并有丰盛的水草,为乐平猪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条件。
4、人文历史情况:乐平历史悠久,土地肥沃,物埠民丰,乐平人民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乐平花猪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成,据查乐平花猪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形成,当时安徽省徽州地区友人把乐平花猪大量运往徽州等地销售,促进了产区的养猪生产,农户技术成熟,在选育种猪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民间流传“头大屁股齐,肚大乳七对,脚粗架档好,腰背宽又平”的选种谚语,通过长期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乐平花猪。因其品质独特乐平花猪加工成烤乳猪和真空包装肉销往广州等地,很受市场的欢迎。
三.地域范围
乐平花猪产于江西省乐平市,位于东经116°53′36〞-117°32′40〞,北纬28°42′14〞-29°23′24〞,地处乐安河中上部,鄱阳湖边上。海拔在300-800米,坡度在25~65度之间,域范围包括:接渡、众卜、吾口、后港、礼林、农科园等5个乡镇和一个园区。生产规模2万头,年产量15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品种外貌特征:乐平花猪的特征为“乌云盖白雪”,即毛色以黑为主,自头部沿背脊至尾根为黑色,仅额心、尾尖、四肢及下腹部为白色(又称七白或七花猪),头形有狮头、马脸两种,又称两个品系,其区别为狮子头大、额宽、体躯高大(双背脊);因其四肢下部为白色所以被称为“四蹄踏雪”也叫“狮子头,梅花脚”。马脸猪头小面窄,体长腰窄(又称单背脊),瘦肉率相对较高.
2、肉品感官特征:乐平花猪肉块饱满,肉色红润、皮泽油亮、皮质粘糯、肉质紧密、韧性十足;肥肉厚而如雪,瘦肉晶莹剔透,肌纤维细致直径小,在胴体成熟后大理石纹明显而且造型优雅。
3、内在品质指标:乐平花猪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谷氨酸含量为5.4mg/100g, 丙氨酸含量为15.58mg/100g ,PH2为6.05,肌内脂肪含量高达6.51%,肌纤维直径细为61.77μm,乐平花猪背最长肌肌肉内脂肪含量7.17%;硬肋瘦肉肌内脂肪含量8.43%,火腿肉肌内脂肪含量8.89%,在烹饪加工过程中肌内脂肪损失甚微,一定量的肌内脂肪可以改善肉食风味、嫩度和多汁性,同时肌肉保水力增强,肌纤维热收缩程度降低.
4、安全要求:乐平花猪的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江西省畜牧局提出的(DB36/T172-94)并由江西省标准局(1994-10-13)批准的《种畜种禽品种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操作,产品卫生完全符合安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