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彬县古称“邠州’,盛产梨,古名“邠州梨”,今称“彬州梨”。彬州梨栽植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彬县志》记载:彬县水帘沟因“梨树广布,花香果硕”素有“花果山”之称。明清时曾是皇家贡品。明嘉靖年间,彬州司马张金度在《劝农即事》诗中写到:“…百年生聚兹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煞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清谭嗣同《彬州》总有“棠梨树下鸟呼风,桃李溪边白复红。一百里间春似海,狐城掩映万花中”的诗句。1957年中秋,毛主席品尝彬州梨后赞不绝口,指示中央办公厅复信,鼓励大力发展生产。
二.自然生态环境
1、土壤地貌情况:彬县海拔高度715-1501米,其中泾河川道海拔在715-1000米之间。境内川原相间,土层深厚,质地良好。土壤多为黄壤土、黑垆土、黄盖粘黑垆土。全县土壤平均pH值8.58,有机质平均含量1.015%,全氮含量0.017%,全磷含量0.137%,全钾含量2.74%。
2、水文情况:彬县境内共有12条河流。其中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长104公里,为彬州梨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河滩地。另外比较大的河还有马家河、安家河、拜家河等,这些河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没有污染,为彬州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3、气候特点:彬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3℃,气温年较差27.7℃,日较差11.7℃;年平均日照2199.3-2298.8小时,总辐射115.181-117.546千卡/小时,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176-180天。年平均降雨量579.6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到八月。
三.地域范围
彬县位于东经107°49′-108°49′,北纬34°51′-35°17′之间,地处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属渭北旱塬塬梁沟壑区,版图形似一正写的“人”字。东连旬邑、淳化,南依永寿、麟游,西临长武、灵台,北接甘肃正宁,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境内流长104公里,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彬州梨主要分布于彬县泾河川道及各支流水系沿岸,其分布区域包括城关、新堡子、太峪、义门、新民、炭店、小章、香庙、龙高、永乐、西坡、北极、底店、车家庄、水口等15个乡镇,东起龙高镇土陵村,西至城关镇咀头村,南起底店乡西庙头村,北至永乐镇永乐村,生产面积共6666.7公顷,年总产量1500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彬州梨个大匀称、外形美观。单果重100-300g。成熟时呈亮黄色,果面洁净,无病虫为害、果面干瘪和机械伤。
2、内在品质指标:彬州梨酥甜、汁浓、核小、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4%-17.1%;彬州梨硬度一般为12.96/平方厘米左右,较耐贮藏。
3、安全要求:彬州梨执行《无公害食品仁果类水果》NY5011-2006、中的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