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简介
甘泉红小豆盛产与我国陕西省甘泉县,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甘泉红小豆的地理保护范围为东经108°45′34″-109°33′46″,北纬36°6′57″-36°37′33″,主要分布在甘泉县的桥镇乡、下寺湾镇、石门乡、高哨乡、劳山乡、城关镇、道镇和东沟乡三镇五乡,种植面积达18万亩,总产量突破1.8万吨。甘泉红小豆种皮为红色、白荠、短圆柱形、粒直径4.5mm以上,每100粒平均重量为11.55g,色泽鲜艳、营养丰富、颗粒硕大、结实饱满,出沙、出成率高,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营养成分稳定,具有很高的医用、食用价值,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第41号公告批准对甘泉红小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环境
陕西甘泉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950-1625米,土壤为黄绵土、灰黄绵土、草灌黄绵土,土壤表面疏松绵软,通气性能好,透水性能较强,具有一定团粒结构,有机质和其它有效营养物质含量较低,含氮量大,含矿物质养分多,土壤肥力高,易于培肥熟化,无病虫害、无污染,尤其适宜延安甘泉红小豆的种植。甘泉县受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气候差异明显,热量分布不均,年平均气温8.9℃,极端最高气温37.5℃,极端最低气温-27.1℃,夏季平均气温21.0℃,冬季平均气温-4.6℃,有低温半湿润(湿润)一年一熟区和温和半湿润两年三熟区(或一年两熟区)。低温半湿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8.0℃-8.4℃,大于或等于0℃的活动积温3400-3500℃.无霜期短,平均140-145天,年降水560-580毫米,热量资源不丰富,水资源有限,一年只能种植一次。温和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3.2-9.0℃,大于或等于0℃的活动积温3550-3750℃,无霜期平均145-160天,年平均降水量560-580毫米,热量资源尚好,无霜期长,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均适宜种植红小豆。
文化背景
红小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陕西省甘泉县是红小豆栽培历史较为悠久的地区之一。红小豆是我国杂豆类的主要品种,其产量和种植面积位于黄豆、绿豆之后,处于第三位。清朝四十一年(1776年)甘泉知县王星烛修《甘泉事宜》二卷记载:“甘泉盛产杂豆,尤以红豆为先”。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其功用为“生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并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热痛肿、排脓散血、而通乳汁……”。红小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实用。《甘泉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1929年)甘泉县旱灾严重,粮食绝收,村民离乡卖子、无以充饥。唯红小豆耐旱而未绝收,遂以此豆做粥食之,日食一餐而不饥”。另据当地一位105岁老翁讲述:相传有一农夫从他乡归来,带回了一些红色的豆子,在自家的山洼上用铧式农具,由牲畜牵引,开沟施肥、下种,半月过后。绿油油的豆苗长满山坡,农夫喜出望外,精心间苗锄草,秋后产出鲜红的豆子。用此熬粥,细腻光滑,油香扑鼻,食后渐觉浑身有力,精神倍增,于是广传村里百姓,纷纷种之食用,年复一年,该村男子各个体壮膀阔,面色红润,虽年近花甲而精力不衰,父女个个俊俏秀丽,面若桃花,体态婀娜多姿、招人喜爱。究其原因,皆为常食此豆所致,此豆亦被称为“红玛瑙”豆、“红小豆”而广为种植,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