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据《汉中地理志》、《汉中地区志》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汉中已种植水稻。西汉箫何筑堰,三国孔明屯垦,皆以种稻储谷武备。另据《西乡县志》记载,唐《地理志》有“西乡稻米是京兆贡米源地之一”的描述,说明汉中大米品质优良。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和袁隆平院士对汉中水稻生产和优质米产业发展进行了高度评价。以汉中大米为原料制作的汉中米(面)皮,相传始于西汉初年,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特色小吃。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汉中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条件最好的地方”,森林覆盖率58.18%,是四大“国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的栖息生长地。汉中北有秦岭屏障,寒流不易侵入,南有大巴山拦截南方暖湿气流,盆地效应凸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降雨量800-1200 mm,年日照时数1300-1800小时;年均气温12-14℃,≥10℃活动积温4200℃-4480℃,其中水稻生长的4月至9月活动积温占全年的87.2%。汉中水资源丰富,水质洁净,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供京水源地,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年平均径流144.1亿立方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山河、五门堰、民国时期的汉惠、褒惠、湑惠三大干渠、建国后的冷惠渠、石门水库、红寺坝水库、南沙河水库等引、蓄水工程,在水稻灌溉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稻种植区渠系配套,四通八达,生产中保灌面积90%以上。稻田土壤类型以潴育性水稻土和淹育性水稻土为主,熟化程度高,有机质含量1.65-4.31%,肥力高,保水保肥性强。汉中是我国同一纬度迟熟中籼水稻种植的最北沿,属优质籼稻最佳生态区之一。水稻生长发育、灌浆结实期气温多在23-30度之间,既无南方稻区的高温危害,又无北方稻区的低温影响,尤其是8月中旬至9月上旬水稻灌浆结实期,旬平均气温21.8-24.9℃,昼夜温差7.9-8.6℃,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水稻灌浆速度平稳,消耗少,累积多,利于高产优质。
三.地域范围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是汉中盆地。水稻是汉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海拔450-750米的平坝、丘陵和浅山区。汉中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汉中市行政所辖汉台区、南郑县、城固县、洋县、西乡县、勉县、宁强县、略阳县、镇巴县、留坝县、佛坪县10县1区175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0′-108°16′,北纬32°08′- 33°53′,东到镇巴县巴庙镇,南到镇巴县盐场镇,西到宁强县青木川镇,北到留坝县江口镇。总生产面积10万公顷(150万亩),年产稻谷65.02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汉中大米为籼米,加工品质好,其中出糙率为75-79%,整精米率52-56%,垩白粒率≤20%。汉中大米米粒细长均匀,色泽清白,晶莹剔透,光滑油润,气味纯正;煮粥浆汁如乳,味甘醇香;蒸饭油亮溢香,柔韧不粘;冷饭成粒性好,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汉中大米营养丰富均衡,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6.0g/100g,脂肪含量0.3-1.5g/100g,氨基酸总量不低于5.8g/100g,直链淀粉14.0-20.0g/100g,硒含量不低于2.0μg/100g。
3、安全要求:汉中大米标志使用人其生产基地和大米产品需达到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要求,批次抽检符合农办质〔2015〕4号文大米产品质量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