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位于祖国东北边陲,是北大荒开发最晚的垦区。因地处祖国最东方,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之称,是中国版图雄鸡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建三江三江环绕,七河竞流,青山屏护,绿泽滋润。境内物阜丰饶,奇宝汇集。天有珍禽,地有沃土,山育奇兽,水生锦鳞,然而最令建三江人引为自豪的还是三江稻田。
三江稻田,天下奇观。这奇观主要奇在寒地粳稻种植的面积大—15个农场集中连片的1000万亩的稻田,中国难找,世界难寻;这奇观还奇在粳稻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建三江江河纵横,湿地成片,水量充沛,洪河、挠力河两个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和乌苏里江、黑龙江勤得利两个省级湿地、特种鱼类保护区,使保护区、保护地面积达到18.82万公顷,覆盖率达15.3%,高于全国7.6%的平均水平。
建三江地区气候、光热条件十分优越,属亚寒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大于等于10°C的活动积温2500°C左右。高纬度、高寒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大米营养丰富。
区域内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清洁度和草原、森林、植被的天然程度均为全国少见。据环保部门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建三江大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含量均小于0.05毫克每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良好的自然环境,保证了建三江水稻绿色、自然的品质。建三江的水稻种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了贡献,2006年4月27日,中国粮食协会授予建三江“绿色米都”称号。
文化背景
踏遍三江风雪路 耕得寒地稻谷香
建三江是北大荒开发最晚的一个垦区,然而她却有悠久的历史。据文物和史料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的古代先民便在此繁衍生息。远古时期,建三江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而荒芜,成为风雪呼啸、荒野苦寒、山险林密、水泽莫测的荒原。
化剑为犁,屯垦戍边,兴边富民,建设粮仓。1956年始,转业军人、科技人员、支边青年和城市知青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把这片北大荒建成了北大仓。怎奈建三江地势低洼,一到雨季,坡降度只有万分之一的河道排水不畅,江河横溢,吞没良田,洪涝为害,最惨的是1991和1992年连遭涝灾,这两年的损失相当于30年来国家给建三江的全部投资,等于1万台新出产的拖拉机被水冲走。痛定思痛,建三江人认识到调整种植结构,以稻治涝是抗御洪涝灾害最为有效的途径。
水稻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自古水稻都生长在南方,要在北大荒大面积种植水稻,那是件破天荒的大事!建三江人发扬北大荒精神,依靠科技力量,终于突破了“水稻高寒禁区”的定论,创造了在北纬48°大面积栽培寒地水稻的奇迹。
经过艰难的探索,从2003年开始,建三江优质水稻种植面积实现了连续6年以1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14年,水稻已发展到1000多万亩。
在水稻种植实践过程中,建三江全力推进水稻生产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生产和人才科技工程、良种工程、壮秧工程、水田标准工程农田基础建设工程、有机无公害绿色工程、产业化工程、信息化工程等工程。建三江已经成了世界先进农机各显神功的大舞台。水稻生产从整地、育秧、插秧、管理到收获,全程机械化。如今,建三江水稻生产关键环节基本实现 了“五个十天”,即十天完成搅浆整地、十天完成水稻育秧、十天完成水稻插秧、十天完成水稻收割、十天完成秋翻地。建三江农业田间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居全国之首。
东方白鹳是白鹳的亚种,目前已经濒临灭绝。东方白鹳是一个地域生态环境状态的标志和晴雨表,保护东方白鹳,就是保护生态。于是建三江开始了东方白鹳的人工招引工作,并获成功,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009年2月,建三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称号。翱翔在建三江蓝天绿水间的东方白鹳是大自然对绿色米都的回报。
人类的文明源于农业,农业文明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农业并不仅仅就是耕地和粮食,它必须有一个“土壤一农作物一林木一草植被一水体一水生物”相互支撑的基本生存体系。而建三江这一相互支撑的基本生存体系得到良好的维系,从而孕育了建三江农业发展的无穷后劲。建三江以千万亩寒地水稻为舞台,依靠科技力量,致力生态保护、水利建设,加快了建三江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物理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观光农业迈进的步履。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士华对建三江水稻赞叹道:“神奇黑土地、神奇优质米、神奇三江人”;全国水稻栽培首席专家凌启鸿盛赞建三江“创寒地稻作之最”。
建三江,正在向世界一流水稻生产基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