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前身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白汉理创建于1864年,名为“男蒙馆”,以小学教育为主;1900年,毁于义和团运动;1902年,经重建更名为育英学校,是北京近代教育史中,引进西方科学,开展现代教育较早的学校;1952年,由私立转为公办,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1958年,被评为为北京市十所“红旗学校”之一;1996年,学校由公办转为民办公助办学;2009年,再次转为公立中学。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占地面积为154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6348平方米,包括教学楼和综合楼等,学校操场面积为4337平方米。学校共设4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500人,其中普通高中19个教学班,学生614人,中加合作办学5个教学班,学生94人,初中22个教学班,学生792人。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有2002年建成的现代化图书实验计算机大楼“民众楼”,2004年翻改完成的“笃学楼”,1992年落成的“知行楼”,以及“贝满中斋”、“贝氏楼”和“邵氏楼”三座古建。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及电子白板,建成理化生数字综合实验室,计算机虚拟化桌面系统实现了教师无PC主机办公,随时随地访问学校后台数据中心。学校拥有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演播室、医务室及音乐、形体、美术专业教室等。其中图书馆藏书152785册,阅览室的总面积为745平方米。
截至2014年11月,学校专任教师158人,其中高级教师36人,占23%,一级教师65人,占41%,二级教师57人,占36%;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9.5%,学士学位的139人,占88%;市级骨干教师2名,区级骨干教师15名,分布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体育、艺术等学科。
学校在东城区“621工程”中,学校有3名青年教师拜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为师,13名青年教师拜市级骨干教师为师,25名青年教师拜区级骨干教师为师。其中有12人在2010年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有15人分获区级初、高中教学或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有1人担任校级干部、2人担任教育教学主任、5人担任年级组长或教研组长。
学校班主任、年级组长全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有高级教师职称的8人,一级教师职称的19人,35岁(含)以下的35人。
校徽、校旗的意义,其一,孟子曰:“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育英”两字的英、汉拼音均为“YUYING”,故而用“育英”两字的字头Y字重叠放置,构成校旗图案的主体。其二,选用“蓝、黄、红”三色,以蓝色为旗面,宽大的黄色Y字上面,又压上一个细而挺拔的红色Y字。寓意为在万里晴空之下,把炎黄子孙培育成材。蓝色为晴天无云时的天空颜色。隋唐时称婴幼儿为“黄”。红色意味着胜利与成功。
学校校旗象征纯洁、祥和、热情、豪迈、团结、进取,为祖国培育英才。
菊花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笑靥金、节花。
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如果说,冬梅斗霜冒雪,是一种烈士不屈不挠的人格,春兰空谷自适,是一种高士遗世独立的情怀,那么,秋菊则兼有烈士与高士的两种品格。晚秋时节,斜阳下,矮篱畔,一丛黄菊傲然开放,不畏严霜,不辞寂寞,无论出处进退,都显示出可贵的品质。咏菊的诗人可以上溯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而当晋代陶渊明深情地吟咏过菊花之后,千载以下,菊花更作为士人人格的象征而出现在诗中画里。学校以菊花为校花,表示育英学子追求君子所具有的高洁品行。
1930年6月,学校制作铸铁校钟一口,约高三尺有余,口径约二尺五有余;齿口型,钟上刻校训——致知力行。用木架悬起,击撞声音洪亮。因历史原因,此校钟不复存在。2004年,值140年校庆,学校仿照此校钟重铸新校钟一口,悬挂于学校西侧。
致知力行
“知”指知识。中学时代是求知的黄金年代,课内知识很重要,而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社会知识同样重要。先秦经典《礼记·大学》写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格,意思是推究。致,意思为得到。格物致知,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能够达到致知,必须把事物、知识探个究竟,不浅尝辄止,囫囵吞枣,才能获得真知。一定要尽己心力,不偷懒,不放弃。《礼记·中庸》写到:“力行近乎仁。”力行的意思是努力实行,要亲身实践。短暂的人生,尽在知行中。不能做知识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知识经济社会,同样不能做无知的莽汉。真正做到致知力行,学以致用,一定会有成功的人生。
致知力行:用心求知,勤奋探究,努力实践,学会做人。
清同治三年(1864年),学校前身“男蒙馆”,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白汉理创办,以小学教育为主,成为北京市第一所教会学校。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男蒙馆”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毁。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由梅韪良、郭纪云等人重建,定校名为“育英学校”(一院)。
民国元年(1912年),完善学制为七年制小学及两年制中学。
民国7年(1918年),中学改为四年制。
民国16年(1927年),学校在北平市教育局立案,中学部定名为“京师私立育英中学校”。
民国17年(1928年),改名为“北平特别市私立育英中学”。同年,在官房大院设立小学部,为二院,同时制定了校旗、校徽、校花、校歌、校刊,以“致知力行”为校训,并实行董事会制。
民国18年(1929年),改名为“北平私立育英中学”。同年,学校从最初的免费教学逐渐开始采取收费制度教学。
民国19年(1930年),根据教育部取消大学预科制的法令,设六年制中学,在初中四年制基础上添设两年制高中,在骑河楼16号,开辟体育场,面积达26亩,为三院。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三天,育英中学抗日会成立。
民国23年(1934年),育英合唱队开始了平、津、济、京、沪、杭的旅行音乐会,北平市中学毕业会考,梁炳文、唐统一分获高中、初中全市第一,丁锦先生赠与双元匾悬挂于校门。
民国24年(1935年),财政部将位于灯市口大街的盐务学校校址及盐务稽核所所址拨归育英学校,为四院,高中部迁移至此,育英学生冲破军警阻挠,参加了“一二·九”运动的游行示威和群众集会。
民国29年(1940年),建立进步团体“细流社”。
民国30年(1941年),在学生中建立了地下党支部,张大中任书记。
民国31年(1942年),日伪市政府教育局令育英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立第八中学校,育英学校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任命日本人竹内一为驻校教官,学校随建日语部,开设日语课程。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育英学校校名。
民国36年(1947年),在米市大街梅竹胡同购地,为教职员修建宿舍,为五院。
1952年,学校由私立转为公立,命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育英小学部独立,取名为“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1955年,高中部部分师生在位于骑河楼的育英三院,组建成为“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
1958年,育英五院的教职工宿舍归于房管局。
1960年,在北京市文教群英会上被评为“红旗学校”,获奖旗一面,遂被定为“北京市重点中学”,同年在位于骑河楼的育英第三院内,建立了北京景山学校。
1963年,学校初中部(原一院)独立设校,命名为“北京市灯市口中学”。
1968年,学校开始招收女生入学。
1978年,四院被拆,校址迁往灯市口大街55号,与北京市第一六七中学(原私立贝满女中初中部)合并,仍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82年,一院被拆,撤销灯市口中学,原师生主体回归到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83年,成立校友会,王宝初任会长。
1984年,举行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
1986年,在1943届校友常自超支持下,开始筹集资金建立新教学楼。
1988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
1989年,“育英楼”落成。
1990年,《育英年鉴》复刊,更名为《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年刊》,并制定新校旗、校徽、校歌、校服,举行建校126年校庆。
1991年,灯市口幼儿园园址并入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
1992年,新建“双元门”、“知行楼”,先后修缮了贝氏楼、贝满中斋、邵氏楼,铺设塑胶操场,被列入《中国名校》一书,同年被北京市市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单位”。
1993年,学校实行“教职工聘任合同制”,同年由1934届校友梁炳文捐献稿费2万元,建立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致知力行”奖学金,并每年颁发一次。
1995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校团委会被团市委授予“红旗团委”,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
1996年,经市政府批准,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在北京市率先开展实行民办公助整体改制试验,以吸收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发展。
1998年,学校在西总部胡同小学租设学生宿舍。
2000年,学校在廊坊市东方大学城内设立寄宿制分部,并提出“断奶教育”的观念。
2002年,建成现代化图书实验计算机大楼“民众楼”,坐落其中的图书馆被命名为东城区图书馆分馆,同年启动“伦敦英语”校本课程。
2003年,学校获得ISO9001/ISO14001双标管理体系认证的学校。
2004年,成立“少年CEO学院”,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教育,同年举行140周年校庆,印制校史《育英史鉴》。
2005年,经北京市教委、加拿大政府正式批准的北京第二十五中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正式启动,学制为高中三年。
2009年,学校由民办公助办学体制回归公办。
2012年,获北京市教委颁发的“百年学校”。
201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
2014年,“笃学楼”翻改建完成,同年举办建校150周年校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