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纪念馆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社书式的学术大师。1912年在结束了长达15年流亡生活归国后,于1915年定居天津。
交通: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四十四号和四十六号,乘公交车至“天津站”、“海河东路的北安桥、广场桥”、“建国道”“民族路”的公交车,下车后入“民族路”便可到达。
梁启超履历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没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的之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7年,离开清华研究院。
1929年一月十九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京沪开追悼会,参加者甚众。
梁启超一生勤奋,各种著述达一千四百万字,在将近三十六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他每年平均写作达三十九万字之多。
馆舍介绍
梁启超纪念馆由两部分组成
展览设在“故居”楼内。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分12个展室。有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护国战争、巴黎和会等,最后一间展室展现的是梁启超的家庭及其九个子女成材的故事。图、文、物并貌,内容丰富。
复原书斋“饮冰室”“饮冰室”为两层半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风格建筑。一楼为梁启超工作区。书房为主题。二楼是梁启超生活区。室内陈设中西相兼,融华夏书香与西洋气魄为一体。这是梁启超最后两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国文化史》、《儒家哲学》、《辛稼轩年谱》(未完)等著名文章的诞生地。
馆内展室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学术大师梁启超纪念馆。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的梁启超纪念馆,由梁启超先生的故居和“饮冰室”书斋组成。修复后的梁启超故居,分为书房、起居室、家族纪念室等十二个展室,再现了梁启超当年居住的环境。展室分六个部分,分别是“勤学苦读的神童”、“戊戌变法的主将”、“君主立宪的鼓吹者”、“反袁护国的组织者”、“享誉中华的学术巨擘”、“寓居津门的饮冰室主人”。展室里陈列着梁启超的书信、书籍、历史文献以及活动照片等。 “饮冰室”书斋是梁启超晚年开展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地方。楼内居室九间,均恢复了当年的场景。一进门是大过厅,左边墙上挂着一米高的蔡锷画像。再进去是书房和客厅。书房里摆满了书柜,客厅里陈列着菲律宾客人赠送给梁启超的蜥蜴标本以及鸵鸟蛋等复制品。二楼是梁启超的卧室、餐厅等。
据介绍,梁启超纪念馆里一百多件家具都是按当年的陈设原汁原味复制的,并根据梁启超后代反复回忆进行布置的,力求贴近当年原貌。
梁启超纪念馆修缮
2012年6月25日,梁启超纪念馆经过数个月的修缮后重新对外开放。梁启超第五子、中科院院士、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梁启超次女梁思庄之女、北京大学城环系教授吴荔明出席梁启超纪念馆开放仪式并为饮冰室剪彩,各界人士百余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在梁启超纪念馆复开馆仪式现场,梁思礼向梁启超纪念馆赠送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模型。
本次梁启超纪念馆的修缮始于2011年下半年,除对建筑主体进行提升改造外,还根据历史照片和梁氏后人的回忆恢复了围墙和院落的布局,增设蜡像、影视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