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是为纪念大沽船坞建坞120周年而建立的。1880年,清潮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大沽筹建北洋水师,拥有各类舰船25艘 。为使日益庞大的北洋海军的舰船能够就近修理,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在大沽海神庙周围建起一座船坞,命名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也称海神庙船坞。它是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江南船坞后中国第三所近代造船所,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船舶修建厂和重要的军火基地。
历史
大沽船坞占地110亩,最初厂房设备十分简陋,仅有席棚三座,活动机房八部 。后来从国外购进一些设备,逐渐形成一定规模。1885年,船坞有了打铁厂、锅炉厂、铸铁厂、模件厂,而且建立了甲、乙、丙、丁、戊、己六个坞。这时的大沽船坞不仅修船而且可以自己造船,1882-1890年间,大沽船坞共造乾雷艇、挖泥船等15艘。从1884年起,大沽船坞还承修海防工程。如修理大沽海口各营雷电炮械及电灯,承造炮台炮洞、铁门等。1891年,大沽船坞除修船外还开始制造枪炮、水雷等,实际上又成了一座军火工厂。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大沽船坞被俄国霸占,正在坞中维修的四艘鱼雷艇也被列强掠走,沙俄对船坞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和破坏。后经过清政府多次交涉,1902年沙俄才将大沽船坞交还中国。1913年,大沽船坞划归北洋政府的海军部管辖 ,改名为“海军部大沽造船所” ,1913-1923年共造船21艘,修船200多艘 。解放后在其基础上改建为天津船厂 。现“甲”字船坞保存完好,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馆内构造
该馆包括中国近代修造船设备和船坞遗址、海神庙遗址两部分:前者系统地介绍了清皇家祭海之地,康熙皇帝于(1697)亲临大沽海神庙视察,以后诸皇帝都到过此庙祭海。清直隶总督李鸿章于光绪六年(1880)奏请光绪皇帝,在大沽地区择地建坞的艰辛历程及该坞对北洋水师的历史贡献。馆内集中陈列了建坞初期的大型设备、工具、兵器以及海神庙的抱鼓石、经幢、柱础等文物。后者通过保存下来的船坞、残存木桩码头、老轮机厂房以及李鸿章为纪念一对从福建来帮助建坞的技师夫妇,亲自栽下古杨树。再现了大沽船坞的发展历史。
馆内拥有中国第一座板基泥坞大型沙盘,中国海军第一艘潜水艇模型。展现了中国北方第一代产业工人的卓越创造力及中国近代船舶建造的智慧。纪念馆收集了建坞初期进口的机床、大沽口防御砖,保留了建厂初期的厂房,还有当年李鸿章亲自栽下的两株百年古杨树等,再现了百年船坞的原始风貌。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碑于2003年10月在天津船厂落成。碑体高1.8米,宽5.1米,厚1米,采用曲阳优质花岗岩制造,重达25吨。碑中详细记载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的创建背景、发展历程、历史地位及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碑的创建过程。
发展历程
天津船厂的前身是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位于塘沽东南的东沽,与大沽口炮台相距仅1.5公里,建于1880年,是“洋务运动”期间清代北洋水师舰船维修基地,也是经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而建的中国北方第一家近代船舶修造厂。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始的原因,是为了便利北洋水师各种舰船修理,以利海战需要,在清政府的首肯和支持下,继福建马尾船政、上海船坞所后,在北方创立的第一所造船厂的重要的军火生产基地。它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摇篮,培养了中国北方第一代产业工人。
1880年1月,李鸿章特奏请光绪皇帝批准为北洋水师在大沽海神庙建立大沽船坞。2月,李鸿章派天津海关道郑藻如与后补道许铃身会同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Gustav Detring)在大沽购地110市亩兴建船坞,正式名称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又称海神庙船坞。大沽船坞修建后陆续建设了甲、乙、丙、丁、戊、己6个大小不同的船坞,以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性能,在同一时间可以装配和修理六艘船舶,成为北洋海军舰队的第一个维修基地。北洋水师2000吨以下均在此进坞大修,北洋水师中的三大舰(即定远、镇远、济远)则为航修,骆往日本长崎进坞。中日甲午海战中,大沽船坞日夜为北洋水师赶修舰船,发挥了重要作用。1886年,中国海军第一艘潜水艇在这里研制成功,但除了书籍上的一点记载外,至今没有任何实物残留。大沽船坞也是中国的一个工厂,先后制造出中国首批仿德一磅后膛炮、马克西姆重机枪、大沽造步枪等军用设备。2001年初春,浙江省衢县公安部门缴获了一支马克西姆机关枪,当年7月,马克西姆机关枪终于回归北洋水师大沽船坞。大沽造步枪还广泛应用于后来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
1900年的八国联军之役,大沽船坞在遭到重大损失,船坞被俄军占领直到1902年12月19日才交还回中国。2000年10月28日,在纪念大沽船坞建坞120周年之际,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正式开馆。除了图片和文字数据,一批建坞初期从国外进口的剪床、冲床、上百年历史的缆桩、1893年英国生产的保险柜、建坞同期购进的太师椅等珍贵文物被请进了纪念馆。文物中,最珍贵的是一台道格拉斯剪板机。这台1889年从英国道格拉斯兄弟公司进口的重要设备,集剪切、冲孔、裁料为一体,有17吨重,是在工厂的废铁堆里发现的。
历史意义
大沽船坞有着光荣的历史。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等18 艘舰船都在坞中修理过。大沽船坞与北洋水师和大沽口炮台的爱国将士一道,为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大沽船坞作为北方最早的修造船厂 、枪炮厂,培育了中国北方第一代产业工人 ,不仅为日后华北造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还带动了中国各地造船工业的发展。
为鸿扬爱国主义精神,二000年以来,天津市天马企业集团投资上百万,与其所属企业天津市船厂一道,共同创办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其中,前厅200平方米,展厅600平方米,实物展区200平方米。不仅通过“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的建立”、“大沽船坞不可磨灭的贡献”、“大沽船坞的艰辛与曲折”、“大沽船坞的新生与发展”展现出其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一百二十年来的发展,而且收集了建坞初期从国外进口的床机、带缆桩从海神庙鼍龙等文物,展现出百年船坞的原始风貌。
发展目标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仅是工程的第一步。下一步,继续开发海神庙、两年轮机厂房等遗址,建入音像映视厅,修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海鲜城及商贸服务区,建造“致远”模拟舰,开辟观光旅游区,与修造船舰工艺流程观光一道,形成集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文物保护与餐饮娱乐旅游“三位一体”的基地与景点。
馆内遗址
天津船厂内于2007年发现了一座300多年前建造的海神庙的遗址,出土了御制碑与黄琉璃建筑构件等文物,另外在此遗址不远处发现大沽船坞的乙坞、丙坞遗存。遗址有清代海神庙甬道、山门、西配殿、御制碑亭及围墙建筑基址等遗存,出土文物包括清代御制海神庙汉白玉石碑1通、柱顶石5个,其它重要石质建筑构建若干,同时还出土大量清代黄绿琉璃筒瓦、板瓦、瓦当,带有永通窑造戳记的铭文砖和少量清代青花瓷片等。清代海神庙做南朝北,面向海河,方向约偏北东45度。甬道由青砖铺砌,由主路与铺路组成,宽3.8米,清理长度15米;甬路向南发现山门建筑基础,进深一间,面阔三间;在山门西侧有西配殿一间;在山门南侧有八角形碑亭基址一处,最大宽度约5米,碑亭内发现长方形汉白玉碑座一座;围墙建筑基址共发现两道,由条石砌就,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宽度约为25米,清理长度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