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位于新场大街367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初建于清光绪年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解放前,这里是新场较大的一个典当行——信隆典当。新中国成立后,曾做过镇文化宫、工人俱乐部,2006年经过修缮后,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设计布展成“新场历史文化陈列馆”。
陈列馆内共设有沧海桑田、煮海熬波、名人荟萃、生态古鎮4个展厅。
一、沧海桑田
公元1000年前,东海之滨的一片沙洲,曾经是一个市集繁盛的古盐场。在宋建炎年间,两浙盐运司署迁到下沙,元初又迁至下沙的新盐场,一些随宋室南渡的氏族和江南县府的商号也相继移居于此,新场日益繁盛,“因盐兴镇”的独特市镇经济文化空间成型,自此,东海之滨的这片沙洲便因盐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镇——新场镇。
二、煮海熬波
古代海盐生产开发很早,当初的生产方法为煎制,谓之煮海为盐。
新场镇作为上海盐文化的发祥地,早在元代就有画家陈椿创作了《熬波图》,生动、详细地再现了新场海盐的制作工艺和流程,是我国古代展示海盐制作工艺较为完整的文史图像资料,更是新场海盐文化的真实写照。
三、名人荟萃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文化便是古镇的根基。在新场,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和谐并存,25处宗教遗址,至今还可寻觅。其中保存完好的南山寺,建于元代大德十年,原名“常寂庵”,清代顺治年间改得今名。明代东岳观和1949年建立的耶酥堂等,并存于一公里内,至今仍是原住民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新场“城隍祭”,是新场人在节庆时节所举行的盛大狂欢仪式,当时的影响力曾远播江浙地区
新场镇人文荟萃,在明清两代,科举进士和举人有50余人。近代黄炎培、陈云、吴仲超、林石城等名士在新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此外,新场还培养了叶培大、唐有祺、黄培康等三位中科院院士,为我国的通讯、化学、电子领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琵琶传人沈浩初,林石城,都是新场人。
四、生态古镇
凭借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优秀的资源优势,新场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在保护和传承古镇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古镇的经济。镇党委政府根据新场古镇的价值及其环境要素,将新场古镇划分为四个主题区:原住民生态文化保护区,其中又可细分为几个部分,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保留区、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精华区、原住民传统生活方式更新区;艺术与博览区;田园、盐田、海塘保护区;休闲养生区等。规划对古镇区景观主轴线,地理标志性建筑物,沿街沿河界面提出了保护控制要求。针对河流水系的原有布局,遵照历史格局疏通河道,完善水网,保护并修缮古桥和石驳岸。
新场镇,从盐场到水乡古镇,一路变迁,生动地记录并展现了上海地区原住民的全部生活形态,对研究上海历史和城乡历史,以及地域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文化价值和典型意义。庭院深深的老宅,浓荫掩映的市河、宅园相连的石桥,风格各异的水园,无不折射出古镇的独特韵味,体现着江南人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新场古镇约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至今有800余年的历史,得名源于下沙盐场之南迁形成新的盐场,故名“新场”,元代初年,即有两浙盐运司署松江分司迁衙于此,是一座因盐而成、因盐而兴的江南古镇。2008年被评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命名为“一批上海市文化产业园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新场古镇现保存有15万平方米的成片古建筑,1200米元、明、清时代的石驳岸,以及69座古代仪门。其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古民宅100多幢,建于清宣统年间的张氏宅第,四进式院落,吊角飞檐,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典雅;新场大街南北长达1.5公里,巷道与建筑两侧早已斑驳的山墙形成“高山空巷”的意境;洪桥港、包桥港、后市河和东横港四条河道两横两纵,把古镇划分为“井”字型格局的历史原貌,河道上各式水桥河埠70余座,其中留存下来的马鞍水桥15座,多处水桥上还凿有精美的“暗八仙”图案,寓意吉祥;古镇河道两侧古民居绵延铺展,街巷密集,呈现着千年以来典型的水乡人家的独特生活形态。
自驾
(1)、S20-S2(沪南公路口下)-沪南公路往西-行至新奉公路掉头-海泉街右转-新场古镇(2)、S20(沪南公路口下)-沪南公路往南-行至海泉街右转-新场古镇(3)、G1501-新奉公路-沪南公路往东-行至海泉街右转-新场古镇公交:沪南线、塘南线、龙平芦线、龙大线、塘邵线、芦杜线、628专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