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8月22日,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俞秀松等8名青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的机关设在当时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对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建立起了发动和指导的核心作用。为了掩护和团结进步青年,同年9月,于此开设“外国语学社”,同时在《民国日报》上公开刊登招生广告。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罗亦农等由各地团组织推荐来“外国语学社”学习,并先后赴苏联学习。1921年11月,青年团临时章程中明确规定:在“正式团的中央机关未组成时,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中央职权”。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是一幢建于1917年的石库门建筑。1961年3月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修复后对外开放。
通过30米长的巨幅铜板壁画真实再现了90多年来我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运用了电视林手法和灯光变化,将导览片和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序厅成为广大青少年和团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舞台。
通过大量的图片集中展示了90多年来,上海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创造的光辉业绩,表现了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生动历程。
重点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33位青年英模和英模集体的感人事迹,通过再现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英模形象,向当代青少年昭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实质。
主要反映了1919年五四运动之1922年团的“一大”召开的这段历史。该展厅分为四个展区。第一展区介绍时代背景,讲述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上海举行“三罢”斗争,取得胜利的过程。第二展区介绍上海建团的过程,讲述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领导建团、在渔阳里开办外国语学社、培养干部和输送优秀青年到苏俄学习的历史。第三展区介绍全国建团的情况,讲述在上海团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相继建团,直到1922年5月5日团的“一大”胜利召开的历史。第四展区展示了刘少奇、任弼时、俞秀松、罗亦农为代表的从渔阳里走出来的一批批优秀青年。
复原内部陈设,真实再现了当年团中央机关、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外国语学社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