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是明末清初起源于常州孟河地区的一个著名中医医学流派,享有“吴中医学之盛甲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吴中”的美誉,常州市中医医院以传承和弘扬孟河医派为己任,系统开展孟河医派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建成常州孟河医派史馆、健康养生馆、中药陈列馆、孟河四家墙、中医源流墙、老常州中医诊所布局墙等一批孟河医派的宣传陈列场所。常州孟河医派博物馆占地1200平方,总投资300万,主要内容分七大块,分别为医派之源、医派之成、医派之杰、医派之流、医派之盛、医派之继,完整展现了孟河医派从起源到兴盛以及现在的继承发展情况。
丁甘仁先生是清末民初时期孟河医派杰出的代表。清末民初,社会动荡,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文化开始衰退,西医大肆流行,一些民族虚无主义者崇洋媚外,攻击中医为伪科学,中医前景堪忧。此时,以孟河医派丁甘仁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有志之士,在祖国医药遗产面临绝境边缘时刻,挑起捍卫和振兴民族医学的大旗,在不盲目排外的基础上,客观分析西医与中医的优势,主张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现代化。丁甘仁先生在深入研究中西医教育方式后,在1916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32年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创造性地将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和西方近现代的院校教育模式结合起来,同时还兴办了中国第一所中医院——上海广益中医院,兼作学生临症实习基地。学校经过丁甘仁、丁仲英、丁济万祖孙三代前赴后继弘扬中医文化,办学三十年,培养学生近千人,传人遍布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及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孟河医派丁氏学派因此崛起,丁甘仁先生也因此有了“桃李天下、名誉四海”的美称。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中医,但随着市场浪潮的拍打,中医教育逐渐偏离了原有的轨道,模式化的教育和量化考核使得现代中医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
如何才能让孟河医派这个璀璨的中医流派一脉相承并较大限度的保留其文化底蕴和精髓?身为孟河医派传人的企业家顾书华为此思虑良久。为了较大限度的保留孟河医派的学术特点,2008年,顾书华联合国内外30多位年近九旬的丁甘仁再传弟子、丁济万嫡传弟子发起、组织成立了“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开展了对孟河医派的一系列抢救性传承工作:2009年,与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联合开展首批师带徒传承活动;2010年,与常州市新北区卫生局合作成立“常州新北孟河中医门诊部”,开展临症医疗和带教传承工作,动员南京、上海等地的德高望重的孟河医派丁氏学派名家大师及他们的弟子来门诊部设立“孟河医派宗师传承工作室”;2012年,筹建国内第一家以中医文化为特色的传统书院——孟河医派书院。
孟河医派书院致力于收集、研究和整理散落于民间的中医古籍,推进传统中医文化的研究、交流、教育和普及,对濒临灭绝的中医文化精髓进行抢救和传承,守住孟河医派文化的根,培养造就更多新一代的孟河医派传人。经过3年的筹备,该书院已收集整理了3万余册孟河医派医古籍,其中包括完整的老上海中医学校的教材、100余册孟河医派四大家的珍贵手卷和几十家民国时期常州和孟河镇老药店的药簿。不仅如此,在10月25日的纪念大会上,由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常州市新北区政府和常州孟河医派传承学会三方共同建立的“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孟河医派文物史料(常州)研究基地”也正式成立。顾书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基地成立后,将通过统筹发挥大学、政府、传承学会在医派传承中的优势作用,使得散落在民间的孟河医派文物古籍的研究和保护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更好的研究、保护中医的国学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