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览、公共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台州专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馆址屡经变迁,现坐落于灵湖景区西北。
博物馆馆藏文物逾5万件,涵盖青铜、书画、陶瓷、玉器、金银、古籍等,文物收藏量居台州各地之首,在浙江省内地方博物馆中亦居于前列。新馆占地面积28.6亩,总投资1.69亿元,地上建筑面积2.1万㎡,展厅及辅助面积8500㎡。馆内设有历史、翼龙、民俗三个常设陈列和两个临时展厅,是了解临海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翼龙奥秘的较佳窗口。
自2017年12月29日开馆以来,临海及周边地市各界人士参观踊跃,至今已超过55万人在这里穿越历史,对话古今,感受临海乃至台州的前世今生。
千载州府风韵,台学文脉流徽,临海市博物馆将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浙江建设号召,留住历史根脉,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文化,致力打造临博成为收藏历史文物的宝地,展示历史文明的胜地,研究历史文脉的高地,传承历史文化的基地。
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临海六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成就和社会面貌,除此之外还通过讲述名人故事,介绍地方乡贤,有效凸显了临海的城市品格,阐释与叙述了临海的历史文化,揭示出临海人的文化品格与性格特征。临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汉代置回浦县后,临海一直是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4年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本厅贯穿了临海从史前到近代的完整历史序列,追溯临海的建制沿革、经济发展,探索历史文化名人,经历重要的历史事件。本厅共分为瓯地春秋、古港名郡、三台都会、政通业盛、海阔浪高、风云际会六个篇章,结合2D、3D动画、视频剪辑、平面设计电子翻书等多媒体手段,回首古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临海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在多样化的生境中,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姿、颇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既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也反映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中。各类民俗代代相承,相沿成习,形成独具临海特色的文化传统。〖城乡往事〗 以明代地理学家临海人王士性的人文地理学理论为依托,让不同地域临海人的生活呈现在这里,展现了乡村景物、渔村以及市镇风情;〖人生礼仪〗讲述了新生、求学、成婚三个重要人生阶段的礼俗;还有〖月节与非遗〗等,展览陈列致力展现临海传统的乡风民俗。
展示了临海浙江翼龙的外形、栖息、行走与飞行等生活习性及其发现地的滨海丛林地貌。在拓展空间还展示了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翼龙厅偏重科普、体验与互动,互动项目将知识转化成有趣互动,融入复原场景中,增强体验感,让观众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自然科普知识。此外,还设有实验场地,可以让观众体验翼龙发掘过程,也可以作为学生教育的第二课堂使用。
馆内收藏各种类别的文物2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123件,三级文物1098件),以及古籍2万余卷。
宋大晟应钟 大晟钟为1111年-1118年间(宋政和年间)“大晟”府所铸造之宫廷乐器,按音阶排列,此为“应钟”。钟通高28厘米,其中身高21.8厘米、纽高6.2厘米,断面呈杏核形,底部内径18.1×13.9厘米。纽作相对状龙纹,纹饰镂空。表面饰云雷纹及乳丁纹。钲部一面刻“大晟”,一面刻“应钟”,均篆书阴刻。
五代戏曲划线人物瓶 盘口四系,鼓腹下敛,高颈,假圈足,平底内凹。胎质灰黄,施青釉,釉色泛黄泛灰,少光泽,腹部有点彩。下腹有二划线人物,似为一主一侍,主大侍小,各仅有半身。主者面侧,侍者正面。推测很可能属戏曲人物。似为窑工在闲暇时随意刻划而成。
宋钱象祖相府家印 弓背形纽,印面正方形,5.2×5.2厘米、通高3.1厘米,印文为“太师钱左相府印信”,阳刻。
五代莲花盖果形粉盒 器作果形,盖饰莲花,莲花覆瓣三叠,花瓣浅浮雕,瓣刻细脉,盖顶有柄状纽,雕琢精美,通体施青釉,釉青中泛绿,晶莹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