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具长约1.5米、宽0.5米的长方体石块上,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圆槽;一侧石壁上,“随缘乐助”“茶会”字样,清晰可辨。陪我参观的博物馆馆长戴文土先生介绍说,这一石制件类似于今天的免费茶水摊,早年大多安放在村道凉亭旁,供过往行人饮用解渴。两个圆槽盛放茶水,茶槽间凿有一扇形凹槽,做事讲究的先人用来摆放舀水用的瓢、勺等工具。
钟,种类繁多,我们见过进口的西洋钟,也见过国产的“三五”牌时钟。但听了这台石钟的来历,着实令笔者心头一震,眼界随之一开。
戴先生说,这台石钟原来属于一座坟墓的构件,这在墓葬中极为罕见。瞧那石钟,整个造型颇似“三五”牌时钟,钟面上除了罗马数字,还饰有花卉浮雕,清晰可辨的时针与分针,永远定格在墓主人离世的那一刻。
古代的香炉多以铁铸、铜铸,石制的也不在少数。呈现在笔者眼前的这座石香炉,戴先生视之为耕泽院一大宝贝。
虽说是宝贝,其“出身”却甚为贫贱。民间淘宝者发现它时,它浑身鸡屎,正作为一只“鸡食罐”,被弃之于脏脏旮旯处。
后来有日本文物专家来耕泽院参观,根据其形制及荷花雕刻,推测它应该“出生”在1000多年前的中国唐代。
耕泽石刻收藏馆收集了宋、元、明、清一直到民国时代的石雕艺术品。另外,这些石雕的材质也相当典型地体现了以宁波为代表的浙东民间石雕的特点。“以梅园石、小溪石、大隐石和蛇蟠石居多,其他青石材质相对较少。
现在,耕泽园博物馆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每星期都会有游客慕名前来参观,为弘扬石刻技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