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博物馆建于1958年, 2019年2月2日新馆正式开馆,位于民俗路与红旗洲路交叉口(昙石山中学旁)。馆内收藏有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3000多件,其中有玉石器、骨贝器、陶瓷器、金属器、竹木藤漆器、古钱币、织物、革命文物、文献、书画、古籍等文物。其中珍贵文物达有300多件。
主展厅基本陈列为《八闽首邑—闽侯人文生态展》,分为“薪火相传、置县建治”、“三邑同城、千载共荣”、“风云际会、前仆后继”三个展厅,展厅共7300㎡,分布在本馆的二三层。
第一单元“薪火相传、置县建治”。主要展示远古时期的闽侯。五千年前,出现了昙石山文化,开启闽族社会的最初文明。三千年上下,创造了青铜时代的黄土仑文化。二千年左右,形成闽越国的王畿之地。汉晋以来,大量中原百姓相继南迁入闽,为闽侯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社会文明。闽侯历经郡县建置,崛起东南。
第二单元“三邑同城、千载共荣”。主要介绍唐末五代,奠定了闽侯社会发展的基础。闽侯进入宋代,闽县、侯官、怀安三邑同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优势突出,特点鲜明,被誉为“海滨邹鲁”。迄至近代,闽侯一直保持“八闽首邑”的历史地位。
第三单元“风云际会、前仆后继”。主要讲述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亡、灾难深重之际,林则徐、严复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真理,敢为天下先。传播先进思想,推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闽侯人民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临时展览位于本馆一层,展厅面积622㎡,主要用于举办交流展、巡展等临时展览,将不定期更换展陈内容。举办过《闽江闽海闽侯情—海上陶瓷之路特展》、《锡光溢彩-林慧锡雕艺术展》、《青铜之路--宁夏固原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特展》等精品展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位于该馆一层。闽侯县非遗项目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曲艺、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
馆藏文物丰富,其中有玉石器、骨贝器、陶瓷器、金属器、竹木藤漆器、古钱币、织物、革命文物、文献、书画、古籍等文物共计2058件/套4064件文物。其中,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706件。
其中较为特色的藏品是--柯世荣雕龙眼木弥勒佛坐像。由著名木雕艺人柯世荣,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雕刻而成,弥勒佛坐像底座与雕像皆为龙眼木雕成。座为荷叶形,座下有四个云头足。大肚弥勒佛肥头大耳,笑容可掬,端坐在五谷袋上。身着宽袖长衫、长裤,袒胸露腹,左手按袋,左足后跟着地脚趾微翘,右手靠于右膝,小手指勾垂仙拂,右足屈起,踏在五谷袋上,姿势随意不羁。五谷袋后面阴刻楷书:“光绪甲午春,华严精舍造,象工柯世荣。”柯世荣,福州象园人,生于清咸丰(1851-1861)年间,著名木雕艺人。此作造型生动,刀法娴熟,肌肉感强,衣褶圆润,细腻传神。
1958年9月8日,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文物参考资料》第九期载《福建文化局召开闽侯县博物馆现场会议》一文。《人民日报》就此还发了报道,题为《全国第一家县级博物馆》,后因馆舍与人员编制不足等原因,降为县文化馆一个文物组。
1996年,闽侯县委、县政府把文物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在“八五”发展规划中,投资100多万元,于1994年建成文物藏品仓库、展厅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文博大楼,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大家史树青为闽侯县市博物馆题匾。1996年11月24日《中国文物报》报道《闽侯县博物馆成立》的消息。闽侯县博物馆核定编制四人。馆内设有办公室、文物库房、闽侯历史陈列等。
1996年8月成立,县政府批准筹建,定编4名,馆址定于闽侯县甘蔗街道街心路155号文博大楼; 2012年开始筹建新馆; 2017年12月人员编制增至7名。
2024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