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布局
综述
海南省博物馆是省重点文化基础设施,总占地面积60余亩。主体设计以遵循亲近自然、节能降耗的设计理念,将不同功能模块及交通空间的穿插和搭接,形成了几组不同尺度的院落空间。以一期、二期之间的传承为设计中心,在一期的轴线和参观中延续了二期序列,并以古沉船展厅为整个序列的高潮和终结,从而将一二期工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该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设有10个展厅。
主体展厅
一期展厅共三层。首层主要为书画厅和两个临展厅,二楼为陶瓷厅、历史厅、精品厅,三楼为少数民族厅、历史厅和精品厅。馆内设有基本陈列4个,《海南馆藏文物陈列》、《海南历史陈列》、《海南少数民族陈列》及《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
陈列展厅共有1号展厅——非物质文化遗产,2号展厅——重器灵光展,该展厅也就是金属展馆主要展示青铜等金属藏品;3号展厅——海南历史陈列,4号展厅——海南馆藏文物,主要是石器展馆和陶瓷展馆藏品的展出;5号展厅——海南少数民族。
二期工程,建设面积约7000平方米,设置“华光礁1号“沉船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美术作品展示厅、安(消)防控制中心、学术报告厅等。
场馆组成
石器展馆
石器展馆,展出文物中最早出土的是旧石器时代(2-3万年)的砍砸器、石核。还有新石器时代的不少文物展出。该展馆最主要是以唐、宋时期间出土地的各时期精品计共22 件展品。其中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福湾出土的伊斯兰教徒珊瑚石墓碑,是研究海南回族历史乃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之一。
陶瓷展馆
陶瓷展馆展出的是宋、元、明、清等时代陶瓷器,主要产于福建、
浙江、江西等地。
陶瓷器从宋元时期的青釉、青白釉、酱釉陶瓷器一直延续到明清的青釉和青花瓷器等。
陈展的这些青釉、青白釉、青花瓷器为研究中国陶瓷史、海外贸易史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实物依据和参考资料。
金属展馆
金属展馆,展出的文物,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越王亓北古”青铜复合剑剑,为国宝级文物。其他展出的是主要是汉代时期出土的文物。有造型奇特的青铜绹纹环形器,器型硕大的青铜釜,颇具异域风情的缠枝花鸟纹铜盘、铜器座,栩栩如生的犀牛望月镜架等。虽然展出的文物不多,但件件都极具特色。该馆共有6件展品展出。
书画展馆
展出的明、清书画作品,虽缺乏大家之作,但同样构思巧妙,笔墨生动。特别是清代海南本地名人的书法作品,或凝重或潇洒,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艺术风貌。
绘画作品中展出的有佚名《松鹤图》轴、钱载《四季花卉图》卷、赖尚元《龙舟大神宝像图》轴、方炳南《墨梅图》轴、何仁山《引福归堂图》轴等。该馆共有 9 件展品展出。
虚拟展馆
虚拟展馆有:陶瓷撷英和大海的方向。
陶瓷撷英——国家文物局划拔海南省博物馆入藏文物的特展。
该展馆共展出的130件珍贵陶瓷器,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清代。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对于完善海南省博物馆藏体系,丰富展览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海的方向——“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
800多年前,一艘满载货物的宋代巨舶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历经数百年,直至二十一世纪,方被考古学家打捞出水。沉睡近千年的华光礁石1号宋船,终于在这里重放异彩!
馆藏文物
文物名称
唐三彩马
此马为立马俑,高73.1厘米,长81.3厘米。四腿直立于长方底板之上,通体施棕黑釉,呈自然毛釉斑点,马前脸、鬃、尾、四蹄为白色。伸颈昂首,细腰健蹄,两耳直竖,眼睛炯炯有神目视前方。造型精美、简洁,但细部处理却一丝不苟,如梳理整齐的三朵花式的马鬃,有花纹装饰的马头革带,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马体形硕大,外形逼真,把皇家马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立式马俑。
“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战国,通长65.2厘米,格宽5厘米。此剑为复合剑;剑圆茎上有平行箍两圈,上有错金纹饰,刃一侧微残(有小缺口)。剑格正、背皆有错金鸟虫书铭文,正面有铭文一行10字,左右两边各5字,对称分布,做“戊(越)王亓北古”;背面亦10字在左右两边对称分布,作“自乍(作)元用之”;圆形剑首环列错金鸟虫书铭文12字“台戊(越)王亓北自乍(作)元之用之佥(剑)”。
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口径6~7.3、足径10.4、高40厘米 宋代 此花口凤首壶的造型,是受唐代波斯金银器影响、演变而来的。口部盛开的四瓣花象征凤冠,凤首上大喙、大眼,凤首后部恰似一束长羽上飘呈钩状,平衡了凤首的坐标,展现了凤的精气神,长颈渐宽,丰肩圆腹,颈下部有三道凸弦纹,腹部有两道凸弦纹。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晶莹剔透,凤首美如琢玉。是宋代景德镇窑青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莲花纹瓦当
唐代,直径15厘米,边轮宽0.85厘米,厚3.5厘米。2002年,海口珠崖岭城址出土。浅灰陶,夹杂极少量砂砾,火候较低,质地疏松。圆形,或残存一半。外凸起厚实的廓边,主体纹饰为10个莲瓣纹和10个莲籽,中心为圆珠。
青黄釉褐彩双联罐 唐代,高19.2厘米,单罐底径9.6厘米。东方市罗带乡十所村出土。口沿微侈,卷圆唇,束颈,圆肩,深腹,直壁内收至底,腹部双联,腹壁不通,两罐肩腹交接处附加环形耳,平底。通体施青黄釉,釉下绘褐彩花卉。器形独特,装饰手法古朴清新。
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宋代,口径6—7.3厘米,足径0.4厘米,高40厘米。撇口,长颈,垂腹,圈足微外撇,曲流如细长管状,把手弯曲且宽。颈部饰弦纹,腹部刻划花叶纹。釉色青白,造型优美。
福建松溪窑刻划花碗 宋代,口径25.8厘米,足径7.2厘米,高9.4厘米。西沙群岛海域出水。撇口,圆唇,深腹,矮圈足。釉色青中泛黄,内、外壁刻划有荷花纹,图案简约,线条流畅。
白釉刻花碗
宋代,高8厘米,口径14.5厘米。
敞口,圆唇,弧腹,圈足。通体施白釉,碗内壁肩腹部划弦纹,弦纹内刻划花卉纹,花纹写意、生动。
青白釉印花瓶 宋代,高22.5厘米,底径8厘米,口径3.5厘米。小盘口,束颈,颈部堆塑一对兽形耳,溜肩,圆腹,圈足,平底。通体施青釉,青中闪白,釉层薄,有开片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釉面下刻印三段花纹:肩腹部与腹中部各有一周宽带纹,上腹部刻印缠枝花卉纹,下腹部为莲瓣纹。器内及圈足无釉。器形挺拔、规整,釉色匀净,花纹含蓄美丽
景德镇窑青白釉芒口刻花碗
宋代,高4.2厘米,口径9.2厘米。
直口,斜壁深腹,圈足。薄胎,胎质灰白、细腻,釉色清亮,釉面光滑,釉质温润。芒口犹如碗边镶嵌的一条金边,碗心刻划一朵梅花
侍女俑 明代,高17.5—22.5厘米。海口市金牛岭公园明代陶贵家族墓地出土。
共8件,泥质陶,由头、身和底座组成,人物面容生动,发绘黑彩,面施铅粉,或铅粉脱落,上身着左衽或右衽短袄,长裙及地,立于抹角方座之上。从手势可以分辨其手持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其侍女的身份职责。
买卖地券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长25厘米,宽13.6厘米,厚2.8厘米。泥质灰黑陶,抹角长方形,两方,一为卖地契砖,一为买地契砖。买卖地券刻记墓主籍贯、生卒年月、墓葬地,为死者买阴间宅地,祈求幽冥各级官吏不要侵害死者灵魂,阴阳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间作祟,复连生者。
场馆特色
海南博物馆在建筑设计上体现了亲近自然,节能降耗的理念。主体设计为不同功能体块及交通空间的穿插和搭接,形成了几组不同尺度的院落空间,以传承为设计中心,以古沉船展厅为整个序列的高潮和终结,对海南的历史、少数民族文化、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文物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能让参观者穿越时空隧道,领略海南岛的历史奇观、古代文明及海南岛人的精神。
馆内的原创展览《重器灵光——国家文物局入藏海南省博物馆珍贵文物特展》、《古韵凝香——海南黄花梨文化特展》、《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琼岛踪影——75年前2名美国青年的探险之旅》、《陶瓷撷英——国家文物局划拨海南省博物馆入藏文物特展》等,通过琳琅满目的文物、形象逼真的布景及多媒体手段的展示,使观众可以全方位、多层次、身临其境地了解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
内部交通
公交在市区乘坐29路、33路、43路、48路、51路公交车到海南广场下车即可抵达景点。
外部交通
自驾
从海口市区出发,沿国兴大道按路标指示行驶便可到达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