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然博物馆,占地216亩,建筑面积30,842平方米,展示面积16,252平方米。新馆建筑设计理念来源于自然现象“根包石”,重庆市的市树“黄桷树”之根,蜿蜒交错扎根于巴渝土地的岩石之中,反映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自然之美。“根包石”所包含的文化性、伸展性和包容性与建筑一体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代表了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新馆基本陈列由“动物星球”、“恐龙世界”、“山水都市”、“地球奥秘”、“生命激流”、“生态家园”6大展览组成,主要展示地球演变、生命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重庆壮丽山川,重点阐述自然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该厅以生物进化为线索,介绍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的相关知识,以及中国西部的珍稀动物,如中华鲟、大熊猫、金丝猴、牛羚、小熊猫、雪豹、毛冠鹿、绿尾虹雉等多种动物。
该厅展示的主要是四川盆地中生代时期的恐龙动物群,有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釜溪自贡龙、身披剑板的江北重庆龙、具有尾锤这一独特秘密防御武器的李氏蜀龙、凶猛的肉食恐龙——甘氏四川龙、亚洲最完整的肉食龙之一——和平永川龙以及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复原装架的恐龙——许氏禄丰龙。
该厅介绍了中国古生物界近世几次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云南澄江动物群;喧嚣的古海洋——黔西南贵州龙动物群;火山层中的生命——辽西热河生物群;罕见的发现——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群。
公交560、580、583、590、592路自然博物馆站下,6号线状元碑站下,1C口出站换乘公交560路或2B口出站换乘公交583路均可直达。
兰海高速G75北碚互通下道,根据路牌指示,经由光华支路至金华路即可到达。
是种独特的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中侏罗纪的中国四川省,约1亿7000万年前。蜀龙的属名来自于四川省的古名“蜀”。蜀龙的化石发现于自贡市大山铺的下沙溪庙组。
学名枯叶蛱蝶,属鳞翅目蛱蝶科,是世界著名拟态的种类,自然伪装的典型例子。
学名:Acipenser sinensis,体长平均约40厘米,最长达130厘米,体重最高达600千克。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
又名黄排、血排、粉排、火烧鳊、木叶盘、红鱼、紫鳊、燕雀鱼、火排、中国帆鳍吸鱼等,生长于中国长江水系、卵生动物,在水族箱环境中还没有过成功的繁育。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1930年,卢作孚先生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
1943年,由十余家全国性学术机构联合组建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这成为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
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络内迁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又在文星湾创建了中国西部博物馆。
195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博物馆由西南文教部接管。
1952年,重庆自然博物馆改为西南人民科学馆。
195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并入西南博物院,更名为西南博物院自然博物馆。
1955年,西南博物院改组为重庆市博物馆。
198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重庆市博物馆增挂“四川省重庆自然博物馆”牌子。
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独立建制。
1997年,重庆直辖后更名为重庆自然博物馆。
2006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新馆决定修建。
2008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新馆开工建设。
2015年,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免费开放。
2017年,在首都博物馆接受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2018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200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重庆自然博物馆北碚陈列馆)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入选57家“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2013年,重庆自然博物馆被评为“全国优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2020年,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揭晓,重庆自然博物馆《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荣获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