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学院现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电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实施学科引领战略,重视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的应用型学科,构建了以工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芬兰、韩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入选江苏-英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分别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米特韦达应用技术大学、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斯托特分校、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合作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开展中芬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2+2学分互认本科双学位来华留学项目,入选2024年江苏高校“郑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1984年建校的常熟职业大学。
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和常熟职业大学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
2004年5月12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常熟理工学院。
2021年3月,常熟理工学院未来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揭牌。
2023年4月6日,常熟理工学院就拟更名为“苏州工学院”。
2025年3月,教育部正式发函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
2025年3月13日,《江苏省政府关于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的通知》发布,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健全完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推动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科研水平,经研究并报教育部同意,决定将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同时撤销常熟理工学院的建制。苏州工学院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研究生教育。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