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寺原名“三义庙”,因寺内供奉三国时期之蜀汉刘备、关羽、张飞结义三兄弟塑像而得名,始建于清朝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后毁于战乱,清朝光绪八年(公元1883年)重建,民国初年再次被毁,1929年,寺庙重修、扩建,“文革”时被毁,1995年三圣寺恢复重建。三圣寺沿小山而筑,殿堂百余间,主辅建筑面积6659平方米,占地16亩,三面环山翠竹掩映,殿宇雄伟楼宇栉比。三圣寺山门两侧,有汉白玉过去七佛塔七座。全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水陆堂、罗汉堂、六和阁、讲经堂、藏经楼皆殿堂林立,亭阁密布,景点众多。
寺内供奉的水晶菩萨、玉罗汉、铜观音、石弥陀和贝叶经被称三圣寺五宝。水晶普贤像高28公分,宽16公分,以上乘水晶精细雕琢而成,菩萨像通体晶莹,工艺巧夺天工。寺内“玉宝”之一玉佛,全寺共有八十三尊,其中最大的一尊,释迦牟尼卧佛身长5米,最小一尊身高一米。寺内另供奉身高一二米之玉罗汉十八尊。铜质千手观音像出自清朝咸丰年间,高1.3米余。石弥陀位于放生池旁边,石弥勒脸形长方丰颊,双耳垂肩,发髻高耸,披肩大袍,眉眼细长,鼻梁同隆,右手执降魔印,为宋代汉白玉石,刻工刀法娴熟,线条自然流畅。贝叶经,即明朝贝叶药师经,由500余片,长50厘米、宽6厘米贝叶组成,均贴其四周均以金粉饰边,以叶片以竹棕串连,存放檀香木精致小盒。具见叶即棕榈科贝多罗树园叶,叶上以“梵文”录写佛教宝典《药师经》整部。
可乘坐常州公交293路到三圣寺或自驾行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