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永兴寺坐落于无锡市华清大桥西堍匝道,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无锡比较古老的寺庙之一,是中国佛教中观音文化展示地之一。该寺主殿供奉的主佛为9.19米毗卢香樟木观音座像,其高度在国内比较高,此外,主殿内32尊2米高木雕观音应伸像、1米高五十三参相53尊的木雕像配上八十四相壁画,成为目前国内展示观音文化比较全面的大殿。
如今,复建中一期工程完工后寺内将有圆通宝殿,殿内供奉一尊目前国内较具代表性、纪念性和观赏性的9.19米毗卢观音,殿内两侧将供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殿内上空将供奉观音菩萨五十三参,主佛背后将用壁画方式构画出观音菩萨八十四相,届时永兴寺的圆通宝殿将能把观音文化更好的弘扬和光大;其次还有仿古全木结构的天王殿、另外走完寺内单独的文殊殿、普贤殿、药师殿、地藏殿等好比走遍了佛教四大名山。念佛堂、放生池将随之开放。二期工程中藏经楼。祖堂、玉佛殿、万佛殿、宝塔、天乐颐养楼等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届时寺内南北中轴线上正殿三重,层层叠进,殿堂屋宇,参差起伏;亭台楼阁,相得益彰;楹联匾额,韵清意远;天王殿重檐翘角,殿内中央供奉玉石弥勒,两侧则供奉为祈风调雨顺、人口太平、世界和谐的四大护法天王,楹联分伺:“法轮光大地,宝筏识迷津”,门楣镌刻“永兴寺”乃200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书。拜韦陀后,普陀山方丈戒忍大和尚亲书的“圆通宝殿”四个金字跃入眼帘,药师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分伺前侧左右。圆通宝殿内供奉着法像庄严的过去正法名如来(毗卢观音)法像采用纯天然香樟木分三段雕刻,2.19米的须弥宝座上雕刻着精美的佛教图画,6.19米的法身端正而慈祥,法身后神采各异、栩栩如生的九龙的背光圆满成就了目前国内之最的9.19米过去正法名如来(毗卢观音)法像。分伺左右的三十二应身运用传统采绘艺术,形态各异。抬头仰望圆通宝殿上方,空中阁楼中的五十三参等法像更让你有如亲临佛国之感。拜完大佛到放生池,放生池上碧池映阴,过石径曲桥既是藏经楼,其乃三层阁楼,穿过回廊登宝塔,凭塔近观,殿堂、宝塔、楼阁之间,游廊操手,往来勾连,环环相扣,天瀑雨而履无湿,日酷烈而体怫晒焉。放眼远眺,有无锡繁华的商贸易太湖广场为中心的美丽无锡图画尽收眼底,无锡较大的医疗中心隔河相望。届时再看永兴寺,离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以及无锡机场也均仅需要一刻钟路程。是繁华都市中一座体现庄严、宁静的精湛建筑生态仿古精美建筑生态群;也是坐落在大运河畔一座净化人心、凸现和谐的一方清净佛地,她还将积淀底蕴二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展新时代南长魅力,反映无锡繁荣富强,祖国昌盛太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资料记载,永兴寺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公元238年-250年)。吴地的佛教一度呈现繁荣景色。相传其时,吴王孙权经常迎请大德高僧开坛讲法。其母吴国太为求天下太平永兴在江南一带建七寺八塔,永兴寺即其中之一。其建寺期间,适巧寺旁一小溪,溪水甚是清彻透底,吴国太见之欢喜,故在溪上架太平桥,现太平桥原石复建在新寺放生池上。明代万历年间,释顺泉和尚于太平桥畔修旧寺,续其真脉,传承至1953年,其名为“永兴禅院”。文革期间古寺被用作小学和仓库。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亲笔题书寺名。1995年无锡市宗教局批准重建、正式恢复对外开放。1997年,时任中佛协副会长、江苏佛协会长茗山长老亲书“永兴寺”。虽然古寺数度兴衰,却仍绵延至今,信徒不断,香火不灭。 欣逢盛世,政治清明,社会进步,物阜民丰,民安国泰。2007年因无锡市重点道桥工程建设需要,永兴寺易地复建。此举得到了市、区委主要领导以及扬名街道负责人等的关心和支持。古刹复建,利乐有情,充分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佛文化,与南长“清名上河图”同步挖掘和丰富南长的深厚文化底蕴,也为构建“文化南长,魅力南长,和谐南长”继续增添新的亮点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