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陕西省兴平市清梵寺是我国汉传佛教形成与发展的中心区域,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期,与河南洛阳白马寺齐名,为佛教东传第一寺。其历史悠久,兴盛辉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陕西省把此处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曾把清梵寺列为开发修复单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指示:“清梵寺应加以修复,重点保护。”并为清梵寺书写了寺名匾额。1995年春节前,中央电视台曾播映关于古清梵寺悠久历史的影像,观众赞叹不己。解放前后,清梵寺的部分建筑还基本保存完整,后因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古建筑全部被拆除,文物丢失,唯独留下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的残破龟裂的北塔。原清梵寺的5亩地产全被市印刷厂和部分村民占用。近年,一些旅游或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台胞及陕西省内外的诸多佛教徒,看到寺院如此破落荒芜,十分惋惜,强烈要求修复清梵寺。
据《中国佛教史》等书记载:东汉明帝七年(公元64年)皇太后阴丽华逝世,明帝悲痛万分,夜梦金人头顶一道白光闪闪飞入皇宫,明帝正要问话,金人升空而去。梦境过后,明帝把梦境说于马皇后(兴平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女儿)说:这是吉光。明日早朝,告众大臣商议,无人敢言,唯有太史傅毅说:西方有佛,金人就是佛的化身。皇上就派使者前去西域取经,历时三载,学习梵文和大量佛经,结识了许多高级僧人。与东汉明帝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求法,白马驮经”图写佛的画像与西域天竺国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二位“法门”(高级僧人)沿丝绸之路途经槐里,到汉帝皇后院设帐讲经传法,一时槐里地方官员民众闻之好奇,奔走相告,云集聚众,前来观像拜佛者不下十万之众,即设案梵香,跪拜满地,水泄不通;二位法门诵经不止,停留数日,兹后,槐里民众认为佛教东传,于是筹资捐款在讲经之地“梵宫”修建一座宏大寺院。当时汉朝帝马皇后是槐里人,朝庭于以拔款,修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六十余亩,前后五座大殿,两边四座偏殿,以皇室模式营造,清净庄严,由于佛经大部分是梵文,就把该寺起名为“清梵寺”(听梵之谐音)。
后来朝庭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在洛阳白马寺供摩腾、竺法竺居信编译《四十二章经》之说,正是源于此处。由于清梵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十年,是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得到朝庭正式承认,具有“佛法僧”“三宝”俱全,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大乘佛教”圣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大教理的格局由此定型。从而证实了古清梵寺圣地佛光普照中华大地,法水遍洒大千世界。至汉唐时,陕西关中具有“佛教第二故乡”之称。
公元601年6月(仁寿元年)隋文帝颁发《隋国立舍利塔召》,开始了全国普建舍利塔,由京城派出奉送队,大兴佛教,广招僧众。由于他小时候在寺院里生活三十多年,后来以佛教宽容精神收拢人心,迅速平定全国,结束了数百年动乱分裂,继秦之后又一次统一了全国。此后的清梵寺香火旺盛,寺院得到发展。
历史
清梵寺始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敕改保宁寺,现仅存塔。塔建于唐代,为楼阁式砖塔,空心,平面呈八角形,底边长4.35米,共七层,残高38.6米。
现状
2016年3月,有网友反映,咸阳兴平市的古塔,保护措施不尽人意,古塔周围堆放着大量杂物,塔的内部还被当成仓库使用,甚至还有不少易燃易爆的烟花爆竹堆放在里面。进入古塔内部看到,墙上有多处人为钉钉子破坏的痕迹,塔的底部还有一些鸟的粪便。除此之外,古塔内部也堆满了杂物,更让人吃惊的是,一些易燃易爆的烟花爆竹也和这些杂物堆放在一起。古塔周围堆满了杂物,在古塔的底部,竟然还有人随意在塔体上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