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实体
担子果具中生柄,通常单生或多个群生,新鲜时肉质,无嗅无味,干后碎质;菌盖幼时半球形,中间下凹,成熟时平展、中凹形,直径为3-12厘米,中部厚8-20毫米;菌盖表面新鲜时橙黄色、胡萝卜黄色,受伤后变绿,光滑,干后颜色变淡,浅黄褐色,无环带,粗糙;边缘锐,干后内卷;菌褶表面新鲜时与菌盖表面同色,触后变绿,干后变为黄褐色;菌褶密,不等长,通常直生,脆质;菌肉新鲜时白色或胡萝卜黄色,老后变绿,乳汁少,干后软木栓质,厚可达5毫米;菌柄圆柱形,纤维质,与菌盖同色,伤后变绿,长2.5-6厘米,直径为6-20毫米。
2、菌丝结构
菌丝隔膜简单分隔;菌丝IKI-,CB-;菌丝组织在氢氧化钾试剂中无变化。
3、菌肉
菌肉菌丝无色,略厚壁,经常分枝,略弯曲,有些菌丝膨胀,紧密交织排列,直径通常为4-10微米,膨胀菌丝直径可达15微米。
4、菌褶
菌髓菌丝无色,薄壁至略厚壁,少分枝,频繁分隔,略弯曲,疏松交织排列,直径为3.5-6微米;囊状体薄壁至略厚壁,无色,锥形、近纺锤形,大小为(25-35)微米×(5-79)微米;担子近棍棒状,具4个小梗并在基部具简单分隔,大小为(18-25)微米×(6-8)微米;拟担子的形状与担子相似,但略小。
5、孢子
担孢子广椭圆形,无色,厚壁,具刺,IKI+,CB+,大小为(8-9)×(6-7)微米,平均长L=8.26微米,平均宽W=6.35微米,长宽比Q=1.3(n=30/1)。
松乳菌在北半球分布很广,南半球仅见于澳大利亚的辐射松林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地区,产于我国浙江、湖南、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新疆、西藏等省区。其夏、秋季单生、散生于针叶林或针阔叶树林中地上,常形成菌根。凡有针叶林(特别是松树)生长的地方,几乎都有松乳菌的分布
气候条件对松乳菌的发生影响很大。松乳菌发生的时节与产量主要受温度和雨水的影响。因中国不同区域气候不一样,松乳菌发生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地区多发生于春(3-5月),秋(9-11月),此期间气候凉爽,温度较低,雨量适中。有些地区发生于每年的5-9月份,7-9月份发生概率最高。发生地的温度一般在11-25℃之间,雨后数日大量发生。
松乳菌发生地的土壤类型多样,在黄红壤、山地黄棕壤、酸性黄壤、山地草甸、石英砂岩土、黄土、山地黄壤、石灰土及紫色土上均有发生。一般土壤pH在5.6-6.5之间,含水量为65-75%。
松乳菌喜欢散射光,一般发生于松林或混交林地。林中植被密度过大,光线不足,或林木太稀疏,隐蔽度不足,均不利于松乳菌的生长。地表有苔藓层或地被物覆盖的地方,有利于出菇。
松乳菌为菌根食用菌(edible mycorrhizal fungi,EMF),它通过与宿主植物(松衫、铁衫、马尾松等)的根系建立共生关系、形成共生体后产生子实体。共生过程中,菌丝与根系周围微环境进行信息和物质交换,扩大了植物根系与土壤接触吸收面积。研究证实,松乳菌能吸收和富集放射性物质及重金属,可以减轻环境对寄主的毒害作用,对土壤微环境有一定的修复功能。另外,松乳菌菌根化苗木具有较强抗逆性,菌根化率为95%的马尾松幼苗,造林成活率可达99%,而无菌根的苗木造林成活率仅为22%。
1、食用价值
松乳菌是一种珍贵的真菌,营养价值很高,味道鲜美可口,菇圆肉厚。子实体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
2、医用价值
松乳菌含有乳菇紫素、乳菇菌素等抗生素,其子实体提取物对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该菌产生的乳菇素可起抗菌作用,Ondrusek从子实体中分离出神经鞘脂类物质,Cuillot则从松乳菌中分离出外源凝集素。松乳菌的抗菌成分主要存在于有机相中,它对细菌、真菌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水相对放线菌和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