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沿革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始建紫霄宫,名“元圣紫霄宫”。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扩修。
明永乐十年(1412年),重修,题额“太玄紫霄宫”。
永乐十一年(1413年),刻御碑亭左御碑,额题“圣旨”,内容为禁止外人扰乱道场法律文告。同年,明成祖朱棣重建武当山,紫霄宫是重点修建宫殿之一,并重建主体建筑紫霄大殿。
永乐十六年(1418年),刻御碑亭右御碑,额篆“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之碑”,记敕建武当山事。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扩建。
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1803—1820年)大修,之后历代对其进行了大小十余次维修。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紫霄宫,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南部的武当山。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的主峰——天柱峰东北的展旗峰,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公、五老、蜡烛峰,右为雷神洞,左为蓬莱峰,近前为禹迹池、宝珠峰等,地理中心位置约为北纬N32°43′ 东经E111°03。
气候类型
武当山处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属性,从丹江口水库沿岩至天柱峰顶,气候的垂直层带明显,兼有丰富多彩的局部小气候,大体可分三层气候区。
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12米,年平均气温7.7-10.0°C之间,无霜期163-194天。
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一带,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湿度10.0-12.0°C,无霜期194-222天,降水量995-1106毫米。
低层:在海拔750米以下,年平均气温12.8-16.0°C,无霜期222-254天,降雨量843-995毫米。
建筑格局
紫霄宫坐西北朝东南,共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74000平方米。建筑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
主要建筑
紫霄殿
紫霄殿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龙虎殿
龙虎殿,殿内中间供奉的神仙是王灵官,为道教里的护法神,王灵官本名王善,相传他有三只眼睛,能分别善恶,惩恶扬善,性情刚直,办事公道,铁面无私。殿内两旁则是青龙白虎泥塑雕像,其怒目圆睁,龇牙咧嘴,身着胄甲,手持戈戟,形象生动传神,使人望而生畏。这两座神像是元代雕刻家刘元一的传世作品,是武当山的泥塑珍品。
父母殿
父母殿俗称荷叶殿,此殿崇台高举,秀雅俏丽,供奉净乐国王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殿后即太子岩,系一天然洞穴略加人工开拓而成的石室。左神龛内供奉的是观音,右神龛内供奉的是三霄娘娘、送子娘娘等。称为百子堂。
碑亭
赑屃驮御碑亭坐落在崇台石台上,亭内的赑屃驮御碑都是用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高8米,长4米,宽2.5米,重98吨,赑屃驮御碑形体完整,雕刻精细,赑屃驮御碑,俗称“龟驮碑”,赑屃不是龟,它是龙的八子,善负重,皇帝让它来驮圣旨,意在江山稳重。
文物遗存
紫霄宫拥有众多珍贵文物。如紫霄大殿四周,陈列着上百尊元、明、清代铸造的神像和供器,大多为铜铸饰金,琳琅满目。这些文物,是民国初期武当山宫观倒塌时,移置于此。
紫霄殿前有一座约2米高的铁铸香炉,炉身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所铸,炉顶为明正德十年(1515年)铸造,炉上还刻有三个“卍”字。此字读“万”音,意为“吉祥云海相”,在佛教造像中也时有运用。赑屃亭内耸立巨大之圣旨碑(明永乐刻石)。
紫霄宫还珍藏着一部《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共三卷,为明正统五年(1440年)由翰林院手抄金字,纸为泥青简。历时500多年,仍崭新如初,金光闪耀。1982年,武当山出土的一条金龙,为明建文元年(1399年)湘王朱柏所造,长11.5厘米,高5.2厘米,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武当山沿途宫观,都是文物宝库。这里众多的塑像、法器、几案、供具、经书、碑碣,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对研究中国道历史,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
文物价值
紫霄大殿为紫霄宫的正殿,是武当山保存下的唯一的一座重檐歇山式木结构殿堂。这座在中国古建筑中屈指可数的抬梁式大木结构的道教建筑,其结构、布局科学合理,艺术风格协调统一,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独具风貌。同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沉积有历代工匠的技术和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国明清建筑的辉煌成就,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科研价值及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
文物保护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2月,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999年,武当山道教协会先后维修了紫霄宫大殿、圣父母殿、东西宫道院、钟鼓楼,新建了武当道教展览馆、东宫坤道院。对紫霄宫山门外的禹迹池进行整修,对宫内南北御碑亭进行了加顶和彩画。
2015年9月湖北省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颁布对(编号40-5)紫霄宫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工作。
道教文化
道教五术
紫霄宫属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入道道人就必须严格按道教教义和戒律要求自己,熟知道教五术。道教五术分别为“山、医、命、相、卜”。“山”,就是以打坐、修炼、武学、食疗等方法培养完满的人格。“医”,即用方剂、针灸、诵经、灵治等方法,达到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目的。“命”,是以道术推定人的命运,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学问。“相”,是用眼睛观察所看到的物体,以进行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卜”,就是占卜、选吉和测局等方法,来预测及处理事情。[16]
清规戒律
武当道教制定的清规戒律是用以约束道士思想言行、防非止恶的条规,是道士修道必须遵守的清规。
道教戒律种类很多,基本的戒律为五戒、八戒、十戒。重要的有《太上经律》、《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天仙大戒》、《初真戒》等。
清规,由各道观自己订立。对犯律道士的处罚,轻则跪香、催单(劝离)、革出(逐出)、杖出(杖责逐出)等。在武当山道观中,有史可据的共6份,即:紫霄宫混元宗坛临时监院清规例、紫霄宫混元宗坛清规榜、太和宫清规榜、自在庵条规、五龙宫条规、南岩宫条规。
旅游信息
最佳季节:四季皆宜,每日紫霄宫早晚功课是武当道教住观道士早晚例行的科仪。目的在于修真养性,祈祷吉祥。游客可定时参观,领悟武当道教庄重的氛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时间:每日上午6:00,下午17:00(根据季节变化时间有所调整)。
建议游玩:1-2小时
门票:15元
开放时间:08:30~17:00
地址: 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路。在山门乘坐景区内的观光车(车费包含在景区大门票中)可以到紫霄宫。或从南岩宫步行到。
自驾路线:
一、从起点到汉十高速公路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140米,右转进入G209。
2、沿G209行驶880米,稍向左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汉十高速公路。
二、汉十高速公路
1、沿汉十高速公路行驶11.9公里,从武当山景区/G316/S227出口离开稍向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490米,左转进入G316。
3、沿G316行驶100米,过右侧的武当山三丰旅游服务广场,在第1个出口右前方转弯进入武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