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是上党梆子全本《吴汉杀妻》中之一折,上党落子传统戏为《反潼关》,京剧名叫《斩经堂》。写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将吴家满门抄斩,吴母与其子吴汉得大将马成相救而幸免。15年后,吴汉长大成人被招为东床驸马,镇守潼关。一日,刘秀、马成乔装出关,被吴汉擒拿。吴汉欲献主立功,吴母痛诉前情,迫吴汉杀妻明志,兴汉灭莽。公主王玉莲贤淑温顺、心地善良,且与吴汉十分恩爱,吴汉欲杀不忍,欲罢不能。王玉莲聪慧贤达,为壮夫志,自刎龙鳞剑下。
1984年,张爱珍所在的高平县青年上党梆子剧团排演此剧时,张爱珍演王玉莲,师富财演吴汉,颇受广大观众喜爱。她在此剧最后一场“兰房自刎”的唱念俱佳,表演真切感人,看者无不为之动情落泪。这戏是张爱珍继《皮秀英打虎》之后的又一个拿手好戏。1986年,山西省举办全省戏曲青年团调演时,张爱珍被借调到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原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剧团),以《杀妻》一剧参加此次角逐。由张仁义任艺术指导,葛来保整理改编剧本,冯来生、吴宝明作曲,特邀北方昆剧院孔昭、张国泰执导此剧。剧本将全本《吴汉杀妻》最后两场“花园祭父”和“兰房自刎”并为一场,在念白和唱词上作了不少增删和润饰,取名《杀妻》。导演在“三杀”的处理上独具匠心,堪称点睛之笔。作曲将原演出本中“窗前梅树是我友”长达四十多句的韵白改为唱,也使该剧增色不少。张爱珍仍演王玉莲,吴汉改由张保平饰演。所不同的是,师富财原扮演的吴汉为武生扮相,张保平则改为须生行当(吴汉改画红脸,上党梆子旧称红生)。加工整理后的《杀妻》一剧,其整体艺术较原演出本有了很大提高。
1986年4月,《杀妻》参加了此次调演山西四大梆子(即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的首场组台演出,博得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张爱珍和张保平声情并茂的表演艺术,令人折服,省城专家和观众给予高度评价。在此次调演中,张爱珍和张保平双双荣获主演金牌奖。山西电视台作了现场直播,在全省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张爱珍通过十几年的舞台实践,艺术日臻成熟。至此以后,《杀妻》成为一出上党梆子名剧,各上党梆子剧团纷纷排演此剧,晋东南艺校将《杀妻》作为教学剧目。同年,河北梆子剧院二团专程直赴上党地区观摩学习《杀妻》,并将此剧移植为河北梆子。
值得提及的是该剧的音乐唱腔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无论唱腔设计还是演员的演唱功力,均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王玉莲临死前唱的“窗前梅树是我友”一段脍炙人口的唱段,在上党地区广为流传。这段唱腔是在传统[跺板]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这种[新跺板]如今已应用于不少剧目之中。上党地区民间艺人将《杀妻》唱段改编成民间吹奏乐曲。
1991年,张爱珍将《杀妻》一剧推向首都舞台。她与郭孝明(饰吴汉)精湛的表演艺术,博得了首都专家和观众的赞赏。张爱珍以《杀妻》和《两地家书》两剧,荣获第九届“梅花奖”。1995年,山西省歌舞剧院将《杀妻》中的“窗前梅树是我友”唱段改编为交响乐,由张爱珍演唱,在首都舞台演出后,受到音乐界及首都听众高度评价。同年,张爱珍以《杀妻》一剧,荣获第三届中国唱片“金唱片奖”。
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将张爱珍与张保平在《杀妻》中的唱腔,灌制成唱片(DB一2091O/911)和盒带(BL一148)。1991年,该公司将张爱珍与郭孝明合演的《杀妻》,再次录音出版(盒带EL一429)。1995年,该公司又将该剧中张爱珍“窗前梅树是我友”唱段编入《张爱珍唱腔选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