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直立灌木植物。枝条上有刺,幼时被柔毛覆盖;单叶,叶子形状近似圆形,上面颜色较浅;叶柄幼时生细柔毛;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顶端呈圆形;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似球形;核具皱纹。花期在2-3月,果期在4-6月。
山莓除东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外在中国均有分布,于朝鲜、日本、缅甸、越南也有。喜欢生于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山莓的栽培方法有扦插法、分枝法和压条法。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山莓的营养和维生素丰富,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矿物质营养,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根皮、茎皮、叶可提取栲胶。《中药大辞典》中记录功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主治咽喉肿痛,疮痈疖肿,乳腺炎,湿疹,黄水疮。
中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国均有分布。朝鲜、日本、缅甸、越南也有。
生活型:直立灌木。
株:高1-3米。
枝:枝具皮刺,幼时被柔毛。
叶: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有时近截形或近圆形,上面色较浅,沿叶脉有细柔毛,下面色稍深,幼时密被细柔毛,逐渐脱落至老时近无毛,沿中脉疏生小皮刺,边缘不分裂或3裂,通常不育枝上的叶3裂,有不规则锐锯齿或重锯齿,基部具3脉。叶柄长1-2厘米,疏生小皮刺,幼时密生细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具柔毛。
花: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花梗长0.6-2厘米,具细柔毛;花直径可达3厘米;花萼外密被细柔毛,无刺;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毫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顶端圆钝,长9-12毫米,宽6-8毫米,长于萼片;雄蕊多数,花丝宽扁;雌蕊多数,子房有柔毛。
果: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径1-1.2厘米,红色,密被细柔毛;核具皱纹。
物候期:花期2-3月,果期4-6月。
山莓品种多样,特性各异,适合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生长,有的适宜鲜食,有的适宜加工,国外培育主要品种有黑莓和红山莓两种。黑莓成熟时果实为紫黑色,平均单果重6.5克至8.6克,亩产达1100公斤。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旱,部分品种可耐-17℃的低温。红山莓果实色泽多样,有红色、黑色、紫色、黄色、蓝山莓等。简称黑莓、红莓、黄莓、蓝莓等。
该品种果大、味佳、半直立、无刺。是风味,高产和强壮而得名。
该品种茎直立无刺,中等强壮,早熟,果中等大小,味佳,是优良鲜食品种。
茎直立,无刺,植株低而强壮,果中等大小,风味佳,果子少,抗性较强、高产。
北方以栽植红山莓为主,国外引进的品种很多,国内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有四个,其中丰满红与红宝玉商品性好。
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与吉林农业局从长白山野生种选育的极优良山莓新品种,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品种优势:
产量高,早果性强,定植当年就有50%的植株结果,翌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没有大小年现象,平均果重6.9克,最大果重16.3克,株产量1.765公斤,亩产2354公斤。
不搭架、不埋土,当年抽生的枝条即结果,可连年平茬(割枝),株高1.25米。③果期长,7月中旬开始结果至9月未。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有二次结果能力。
品质好,果实鲜红亮丽,光润诱人,味甜酸适口,浆果含糖8%-11%,含酸量2%。
耐贮运,果实硬度和果面除污效果在所有品种中最优,商品性极好。
抗高寒,可抗-45℃低温,而少有病虫害。
由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从美国、波兰引进的多个品种中筛选繁育出的优良品种。其品种特性、商品性等各项指标已超过引进时的原有母系品种,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品种优势:
高产,平均单果质量2.9克,最大4克。亩产(666平方)最高1700公斤。丰产稳产。
品质好极适宜出口加工。该品种具有颜色鲜艳、含糖量高、风味浓、香味厚、果个均匀等特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4%,适宜浆果速冻加工出口等规模化生产。
适应性强,植株长势强壮,抗寒,抗病虫害。以棚架矮化栽培,株距80-120厘米,三角形定植,行距200-250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植株数约500-600株,进入结果期,每667平方米结果株数约1800-2000株。
所以山莓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
春季和秋季皆可,但以春季栽植比秋季栽植的成活率高,春季在3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上旬前后。
山莓多生于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海拔200-2200米。特别是刚开垦的生荒地,只要有山莓营养繁殖体,即以根蘖芽成苗,改变周围生境。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
山莓的营养和维生素丰富,含有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矿物质营养。
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根皮、茎皮、叶可提取栲胶。山莓是灌木型果树,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引入中国后也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得到广泛种植。因其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经济效益较好。
《中药大辞典》中记录功治清热利咽,解毒敛疮。主治咽喉肿痛,疮痈疖肿,乳腺炎,湿疹,黄水疮。
果味甜美,含糖、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可供生食、制果酱及酿酒。
山莓浆果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易被人体吸收,具有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改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的作用。
据沈阳农业大学山莓课题组的黄教授提供的综合资料分析:每100克红山莓鲜果含水分84.2克,蛋白质0.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3.6克,纤维3克,灰分0.5克,钙22毫克,磷22毫克,镁20毫克,钠1毫克,钾168毫克,维生素A130国际单位,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09毫克,烟酸(维生素PP)0.9毫克,维生素C25毫克,维生素B90.2-0.25毫克,维生素P240毫克,由于山莓浆果所含的糖、有机酸、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B9和造血化合物协调地结合,使山莓成为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药物食品。
曾有沈阳农大等科研机构针对红山莓富含多种维生素、SOD、花青色、鞣化酸等极其珍贵的营养成分和药物成分所起到的特殊保健功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证实;同时对山莓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利用空间越来越广阔和从鲜食到深加工等多用途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潜力也做出了高度评价。
山莓果实营养丰富,所含的各种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而且具有促进人体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新陈代谢及增强抗病力。
山莓的栽培方法有扦插法、分枝法和压条法。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山莓芽、茎、根都能繁育成苗,是一种繁殖方法较多、繁育途径也便于选择的果树树种。
山莓的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是用种子培育出实生苗,实生苗的变异很大,对技术要求高,所以有性繁殖只用于培育新品种。生产上使用的均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品种变异小,繁殖容易,结果早。无性繁殖通常有扦插法、分株法和压条法三种方法。
秋季剪留40厘米的1年生枝条,放入窖内贮藏,早春将枝条两端按20厘米株距插入1米宽的畦内,每畦插2行,插条成弓形,待发出新梢生根后,将枝条从中剪断,变成2株小苗。
在山莓类群中,很多品种如海尔特滋、诺娃、维拉米、米克等根上易自然形成不定芽,萌发后长出地面则形成了很多根蘖苗。在山莓生产园中这些根蘖苗往往作为杂草而随时遭清除。若能将这些根蘖苗科学利用便形成了分株繁殖途径。
一般在6-9月正当山莓根蘖苗大量发生并旺盛生长期,分批、分期地将长到20厘米以上半木质化的根蘖苗挖出,挖时注意保持根系完好。而后集中栽植于育苗圃中,株行距为(15-20厘米)×30厘米。
栽后充分浇水,及时除草、松土,并在缓苗后追1次以氮肥为主的化肥,入秋后再喷1-2次磷、钾肥。这样则构成了根蘖苗归圃管理的分株育苗技术。落叶后起苗,分类、计数并防护越冬,第2年春季便可用于建园栽培。
山莓品种的营养枝生长到一定长度后先端则弯曲下垂。若对这些下垂枝及时摘心,又可1枝出多枝。当所出分生枝长至加20厘米左右时则在距母株1米以外处挖15-20厘米深浅沟将其埋于沟中,覆土5-7厘米。经2-3周后压枝便可生根。
在苗长至40-50厘米时将沟填平,保证新苗正常生长。压条后也须及时除草、浇水,并喷肥2-3次。这样越冬前则可长成多苗。
山莓园的整地方法最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深度为25-30厘米,整地时间宜在栽植前半年进行。
不分南北,气温在0℃以上时都可以栽植,但以春秋两季为好。春季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季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栽植最佳时间。春季栽植的当年有少量挂果,秋季栽植的翌年夏季多数能挂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30年以上。
盆栽山莓要选用口径30厘米以上的大盆,每盆一株,并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栽植3年以上的山莓要换上口径40至50厘米的大缸,才能保证产量。植株根部要填入足够的基肥,以腐熟的土杂肥为好。
山莓栽植方式有单株栽植和带状栽植。单株栽植适用于宅旁零星空地栽植,以及分蘖力较弱的黑山莓,单株栽植行株距均为2米;带状栽植适用于大面积栽植,带状栽植的行距为1.5米,株距为0.8米,每亩定植穴555个。北方埋土防寒地区的行距为2.5米,株距为0.3米,每亩定植穴330个。无论是单株栽植还是带状栽植,为了早日形成繁茂的株丛,尽早达到丰产株丛密度,以每穴栽2-3株为宜。
目前国内已自主研发了AI树莓技术,星季农场的“AI树莓大师”人工智能平台包括AI温室系统和AI算法系统两大核心,在种植基地的广泛应用中已实现了全年无歇有效生产。经过AI系统生成的最佳决策,可为植株提供最佳的适宜生长环境,种植棚温度、光照、湿度的周年均匀可控。配合生产周期的动态管理,目前星季农场覆盆子产品峰值产量记录已超过普通生产商的3-4倍。
栽前要将苗木的根系在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根系吸足水分以利提高成活率。栽植的要求是深栽浅埋,深栽就是苗木的根系要距地面10-15厘米,浅埋就是在苗木周围30厘米以内,覆土时不要超过苗木原有的土印。深栽是因为每年新生的根状茎随着树龄增长而逐年上移,而下边的根系会逐年老化,为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要深栽。浅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
山莓春季栽植后,由于植株的营养中心在地下根部,而不是地上,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抽出基生枝,这是山莓与其他种类果树不同的特殊性,所以调查山莓的成活率宜在栽后2个月进行。秋栽后,山莓的根系在土壤结冻前已恢复生长,而地上部分芽体进入休眠状态不萌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而且为第二年的快速生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山莓秋植的成活率要比春植高。
搭架缚引
虽然山莓中除黑山莓品种外均为直立型,但由于山莓枝条通常只生长2年,比较细,当枝条长到1.5米时易成弓形而触地,特别是在结果期更是如此,所以山莓在生长期间要搭架缚引。搭架缚引非常简便,在行内每隔5-10米立一支柱,高1.2-1.5米,并拉两道铁丝线,上层铁丝固定在支柱顶端,下层铁丝距地1米,将枝条扇形引缚到铁丝上即可。
合理修剪
第一次修剪是在早春进行定植修剪,对过密的细弱枝、破损枝要齐地剪除。当年生新梢长到40-60厘米时,对密度较小的植株可进行摘心,以促进侧芽萌发新枝,增加枝量;第二次修剪是对基生枝(即当年新梢)的修剪。生产实践表明,对基生枝剪留在1.3-1.5米以内是最适宜的,这个长度即促进了结果母枝的生长,增加了产量,又促使基生枝在第二年花芽完全分化。每年每株可选留长势壮的基生枝6-8个,其余剪掉,这是较为合理的留枝密度。第三次修剪是在采收结束后,对结果母枝要齐地疏除。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施基肥宜在早秋,此时根系开始进入生长高峰,这时施肥可改善土壤营养条件,促进根系生长,为第二年高产打下基础。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也可加入适量的化学肥料,如尿素、磷酸铵等。施肥时在距植株40-60厘米一侧施肥,每株丛施肥0.7千克左右。要将基肥与土拌匀,第二年施肥时换到植株另一侧。追肥共分两次,主要是根据山莓物候期的需要特点补充速效性肥料。第一次追肥在开花至幼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主要是促进基生枝生长和果实膨大。第二次追肥是在果实采收后期。此次追肥以磷钾肥为主,目的是促进基生枝生长充实,奠定来年高产基础。平均每次每株丛施肥50克,追肥在距植株50厘米一侧施肥,最好能覆一层薄土。
在干旱缺雨不适宜土壤追肥的地区,可将肥料喷到枝上或叶上进行根外追肥。水是任何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山莓而言,春季萌芽期,开花结果时期如出现干旱,要格外注意并及时浇水,以确保产量。山莓是浅根性植物,浸湿深度达到40厘米左右即可,同时也要注意雨季及涝洼地的及时排水,在寒冷地区可以灌一次封冻水,以提高第二年春季土壤的蓄水量。在干旱地区可在山莓周围覆盖些秸秆、杂草、树叶等有机物,这样既能减少水分蒸发,又可增加土壤肥力。
中耕除草
山莓园每年进行2-3次中耕除草,松土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也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同时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解决土地有机肥来源,可在山莓园中种植些一年生矮小的绿肥作物,如豆类、薯类、蔬菜等。
严冬防寒
冬季严寒的地区,应采取防寒措施,防寒时间不宜过早,一般在几次早霜之后的初冬,土壤没有完全结冻之前。埋土防寒时,先将山莓基生枝按要求剪截后,沿行向朝一个方向顺直压倒,对枝条弯曲处要堆好枕土,以防埋土后重压折断。埋土时要拍实以防透风,取土要在植株1米以外,防止伤根。春季撤土时间一般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3-5℃时,要先撤两边土再撤上边土,以防碰伤幼芽,撤土后要及时将枝条引缚上架。
山莓主要常见病害有茎腐病、柳蝙蝠蛾、山莓穿孔蛾三种。
茎腐病为害山莓基生枝,一般发生在新梢上,先从新梢向阳面距地面较近处出现一条暗灰色似烫伤状的病斑,长约1.5-2.5厘米,宽0.6-1.2厘米,病斑向四周迅速扩展,病部渐褐色,病斑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黑点,木质部变褐坏死。随着病部的扩展,叶片、叶柄变黄枯萎,最后整株死亡。高温多雨的季节为发病盛期,在我区以6-8月最为常见。
防治方法:秋季清园,剪下病枝集中烧毁。5-7月发病初期喷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乙磷铝500倍液,或福美双500倍液。选择抗病品种。相对而言,黑山莓较红山莓抗病,更适合南方地区栽培。
柳蝙蝠蛾是危害山莓的主要害虫,严重影响第2年产量。其幼虫7月上旬(部分地区5月底至6月)开始蛀入新梢为害,蛀入口距地面40-60厘米,多向下蛀食。柳蝙蝠蛾常出来啃食蛀孔外韧皮部,大多环食一周。咬碎的木屑,与粪便用丝粘在一起,环树缀连一圈,经久不落,被害枝易折断而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成虫羽化前剪除被害枝集中烧毁。5月中旬至8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可喷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多危害红山莓,秋天作茧在基生枝基部越冬,展叶期爬上新梢,蛀入芽内,吃光嫩芽后,再钻入新梢,致使新梢死亡。成虫羽化后,傍晚在花内产卵,幼虫最初咬食浆果,不久转移至基部越冬。
防治方法:秋末采果后清园。早春展叶期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杀死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