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对农村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一般长在玉米、高粱、黍子等农作物上,它还有米蛋、棒子包、稔头、玉米蘑菇等俗称。
乌米又称高粱黑粉,是一种生长在作物顶部的真菌,颜色多为黑色,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一般生于高粱、玉米、黍子上。
我国高粱各产区均有发生。
指高粱、黍子、玉米在孕穗时生的一种黑穗病,一般特指高粱丝黑穗病。感染后生长成的白色棒状物,北方部分地方称“米蛋”,其中高粱、黍子乌米幼嫩时可以食用,玉米乌米也可食用,味道尤为鲜美。
病株矮于健株。发病初期病穗穗苞很紧,下部膨大,旗叶直挺,剥开可见内生白色棒状物,即乌米。苞叶里的乌米初期小,指状,逐渐长大,后中部膨大为圆柱状,较坚硬。
乌米在发育进程中,内部组织由白变黑,后开裂,乌米从苞叶内外伸,表面被覆的白膜也破裂开来,散出大量黑粉状物,并露出乱丝状维管束组织,即残存的花序维管束组织和病原菌冬孢子。
叶片染病在叶片上形成红紫色条状斑,扩展后呈长梭形条斑,后期条斑中部破裂,病斑上产生黑色孢子堆,孢子量不大。
病原形态
Sphacelotheca reiliana(Kühn.)Clint.异名Sorosporium reiliaum(Kühn.)Mc.Alp.称高粱丝轴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圆形,暗褐色,壁表具小刺,大小10~15×9~13(μm)。初期冬孢子常30多个聚在一起,后形成球形至不规则形的孢子团,大小50~70μm,但紧密,成熟后即散开。
孢子堆外初具由菌丝组成的薄膜,后破裂冬孢子散出。冬孢子需经生理后熟才能萌发,在32~35℃,湿润条件下处理30天,萌发率明显提高。病菌在人工培养基上能生长。
浸染循环
该病以种子带菌为主。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能存活1年,冬孢子深埋土内可存活3年。散落于土壤或粪肥内的冬孢子是主要侵染源。冬孢子萌发后以双核菌丝侵入高粱幼芽,从种子萌发至芽长1.5cm时,是最适侵染期。
侵入的菌丝初在生长锥下部组织中,40天后进入内部,60天后进入分化的花芽中。该病是幼苗系统侵染病害。病菌有高粱、玉米两个寄主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主要侵染高粱,虽能侵染玉米,但发病率不高。玉米专化型只侵染玉米,不能侵染高粱。中国已发现3个生理小种。土壤温度及含水量与发病密切相关。
土温28℃、土壤含水量15%发病率高。春播时,土壤温度偏低或覆土过厚,幼苗出土缓慢易发病。连发病因素:
种植密度大,株、行间郁敝,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
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地,土壤得不到深耕,耕作层浅缺少有机肥;田间病残体多;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衰弱,发病重。
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用高粱秸秆沤制的肥料发病重。
播种过早、苗期低温多雨,成株期高温、高湿或长期连阴雨,易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乌米又称高粱黑粉真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高粱乌米是由高粱丝黑穗病菌(Sphacelothecareiliana)引起的高粱丝黑穗病穗,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尤其是 K、Se 含量较高)、维生素、真菌多糖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
美国已将其列入食用菌之列,墨西哥也将其视为美食佳品,而我国对其开发利用尚属空白。
采摘并剥开取出白色棒状物生吃,亦可与土豆、豆角、西葫芦、茄子混合做炖菜。味道鲜美。
孢子堆椭圆形或圆柱形,灰黑色,长3-12mm,突出于颖片外,外被菌丝膜。质疏松,膜破裂后,可见黑褐色的孢子团。气微,味淡。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收集孢子堆,晒干。
动植物形态孢子堆生于寄主的子房中。椭圆柱形至圆锥形,长数毫米,有坚硬灰色膜包裹,膜由菌丝构成,不易破裂,后期孢子成熟时自顶端破裂,露出黑褐色的孢子团及一个较短的堆轴。不育细胞长圆形至圆形,成组束,无色,直径7-18μm。孢子多球形或近球形,绿褐色至红褐色,直径4.5-9μm,一般为5-7μm,表面光滑或有细微疣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