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桃花米以颜色命名,因其米粒为桃红色,做的稀饭汤成桃红色,煮成的米饭两头涨开,中间不断腰,好似一朵朵盛开的桃花,其米质地较硬,做起来费火,但吃起来“胶粘”,口感很好。
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千阳桃花米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17种营养元素,可预防脚气,口腔炎症,具有补脾、和胃、清肺、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津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等功效,是改善人们饮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之一。
其富含维生素,据中国农科院权威资料介绍,桃花米全国仅有四种,而且种植面积不大,都与小环境有关,唯有千阳桃花米米粒外观呈桃红色,属稀世珍品。
经考证,千阳县种植水稻的历史从汉代开始,千阳县汉代时称隃麋县,就是因其地适宜种植水稻而得名。唐朝太和年间,又以在千水之阳,故易名千阳,其地近水宜种稻。唐朝诗人韦庄《题千阳马跑泉》中就有“西园夜雨红缨熟,南亩清风白稻肥”的诗句。千阳县种植的“桃花米”品种,在明清时期曾被选为皇家贡米,到近代种植面积日趋减少,从上世纪末最终消失。2008年以来,千阳县开始了对桃花米进行保护开发,先后从北京引种、与省水稻研究所专家栽种,经过反复试验,最终使这一消失10年的珍稀物种得以拯救重生,让“桃花米”重返“故乡”再显昔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