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的一方碑刻,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礼器碑》为圆首碑,碑身高173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优免孔子舅族颜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发、造作孔庙礼器、修饰孔子宅庙、制作两车的功绩。碑阳末3行及碑阴、两侧刻有104人姓名及捐款钱数,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格质朴淳厚,是东汉隶书的典型代表,书法价值很高,历来被金石家、书法家奉为隶书楷模。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东海傅河东临汾敬谦字季松千。右尉九江浚遒唐安季兴五百。相守史薛王芳伯道三百。鲁孔建寿二百。
时令汉中南郑赵宣字子雅。司徒掾鲁巢寿文后三百。相行义史文阳公石煇世平百。
故丞魏令河南京丁 河南偃师度征汉贤二百。鲁傅兖子豫二百。任城亢父治真百。
左尉北海剧赵福字仁直五百。南阳平氏王自子尤二百。鲁孙般三百。鲁孔昭叔祖百。亓庐城子二百。
(说明:碑左侧共4行,每行分3列,列首字对齐,列间有间隔。)
惟永寿二年,青龙在涒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鲁相河南京韩君,追惟太古,华胥生皇雄,颜□┘育孔宝,俱制元道,百王不改。孔子近圣,为汉定道。自天王以下,至于初学,莫不
皇戏统华胥,承天画卦。颜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宫,大一所授。前闿九头,以升言教,后制百王,┘获麟来吐。制不空作,承天之语。乾元以来,三九之载,八皇三代,至孔乃备。圣人不世,期五百载。┘三阳吐图,二阴出谶,制作之义,以俟知奥。于穆韩君,独见天意,复圣二族,逴越绝思。修造礼乐,┘胡辇器用,存古旧宇,殷勤宅庙,朝车威熹,出诚造□,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韩明府名敕字叔节。故涿郡大守鲁麃次公五千。故从事鲁张嵩眇高五百。
颍川长社王玄君真二百。故会稽大守鲁傅世起千。相主簿鲁薛陶元方三百。
河东大阳西门俭元节二百。故乐安相鲁麃季公千。相史鲁周乾伯德三百。
(说明:□,表示缺字;┘,表示分行;末3行每行均分3列,列首字对齐,列间有间隔。)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山阳瑕丘九百元台三百。鲁徐伯贤二百。河东临汾敬信子直千。泰山巨平韦仲元二百。蕃王狼子二百。
齐国广张建平二百,其人处士。鲁刘圣长二百。河南雒阳左叔虞二百。泰山费淳于邻季遗二百。
上党长子杨万子三百。河南匽师胥邻通国三百。东郡武阳董元厚二百。故安德侯相彭城刘彪伯存五百。
处士鲁孔征子举二百。河南平阴樊文高二百。东郡武阳桓仲毅二百。故平陵令鲁麃恢元世五百。
(说明:碑左侧共4行,每行分4列,列首字对齐,列间有间隔。)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曲成侯王暠二百。颍川长社王季孟三百。故督邮鲁赵煇彦台二百。
河南成皋苏汉明二百,其人处士。汝南宋公国陈汉方二百。郎中鲁孔宙季将千。
河南雒阳种亮奉高五百。山阳南平阳陈汉甫二百。御史鲁孔翊元世千。
故兖州从事任城吕育季华三千。任城番君举二百。大尉掾鲁孔凯仲弟千。
故下邳令东平陆王褒文博千。任城王子松二百。鲁孔曜仲雅二百。鲁孔仪甫二百。
故颖阳令文阳鲍宫元威千。任城谢伯威二百。处士鲁孔方广率千。
河南雒阳李申伯百。任城高伯世二百。鲁孔巡伯男二百。文阳蒋元道二百。
赵国邯郸宋瑱元世二百。相主簿薛曹访济兴三百。鲁孔宪仲则百,文阳王逸文豫二百。
彭城广戚姜寻子长二百。相中贼史薛虞韶兴公二百。尚书侍郎鲁孔彪元上三千。
平原乐陵朱恭敬公二百。薛弓奉高二百。鲁孔汛汉光二百。南阳宛张光仲孝二百。
平原湿阴马瑶元冀二百。相史卞吕松□远百。守庙百石鲁孔恢圣文千。
彭城龚治世平二百。驺韦伯卿二百。褒成侯鲁孔建寿千。河南雒阳王敬子慎二百。
泰山鲍丹汉公二百。处士鲁刘静子著千。故从事鲁孔树君德千。
京兆刘安初二百。故薛令河内温朱熊伯珍五百。故从事鲁王陵少初二百。鲁孔朝升高二百。鲁石子重二百。
下邳周宣光二百。故豫州从事蕃加进子高千。故督邮鲁开煇景高二百。行义掾鲁弓如叔都二百。
河间束州齐伯宣二百。鲁曹悝初孙二百。鲁刘仲俊二百。北海剧袁隆展世百。
陈国苦虞崇伯宗二百。鲁刘元达二百。鲁夏侯庐头二百。鲁周房伯台百。
(说明:碑阴共17行,每行分3列,列首字对齐,列间有间隔;□,表示缺字。)
《礼器碑》立于东汉永寿二年(156年)。据碑文记载,东汉时期,鲁相韩敕修建孔庙并为孔庙添设了各式各样的礼器,于是官史和黎民百姓一起出资刊刻《礼器碑》来歌颂他的功德。
《礼器碑》整体神清气健,沉静肃穆,典雅秀丽,清超绝尘,清刚之气充溢纸面。清虚灵动中透着空灵洒脱,格调高古中洋溢着清新典雅,雄健疏宕,气韵夺人。意定神闲,举止淡然,宛若翩翩君子庄重但不失活泼,儒雅却不乏严厉。
《礼器碑》的用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笔画瘦劲
《礼器碑》的用笔,大多都是比较瘦的,但瘦而不弱,瘦劲如铁,纤而能厚,起笔、收笔都干净利落,庙堂高古之气油然而生。线条刚柔相济,收笔处多方折、粗壮,轻重的反差,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结体严谨,规整平实,令人赏心悦目。
二、富于变化
《礼器碑》的笔画富于变化,从笔画长短、粗细、蚕头、波磔、方圆方面来看,《礼器碑》的线条凝练而不失流动,秀雅中又灵动多变。清刚而不乏苍劲,严谨而不乏自由。如“古”“下”“圣”字,蚕头、燕尾和行笔处无一雷同,均有变化,可谓静中寓动,变化之中见统一,显得非常之潇洒灵动。
作为主笔画的横画在碑中出现了很多次,各有不同,如“古”字的横画细若铁画银钩,坚挺有力;“下”字的横画则粗如刷帚,却又韵格灵动,不显呆板,线条起伏变化;“圣”字的横画则富有动感,有俯仰,规整中见律动。
三、波磔分明
和《曹全碑》的柔美秀润、流利婉畅,《张迁碑》的方劲古拙、雄厚朴茂相比,《礼器碑》比《曹全碑》俊挺劲健,比《张迁碑》瘦劲飘逸。从线条来看,作者书写时时很有节奏的,果断而又富有弹跳力,如“秦”字的捺画,起笔、运笔的时候都是细瘦的,收笔时重重的顿下再提笔,既有静谧之美,又灵动生趣,颇具自然飘逸之美。
《礼器碑》用笔变化丰富,笔意清新劲健,瘦劲有力,线条刚柔相间。其中,雁尾多呈方形,如“心”字、“作”字,且用笔较重,和大多数瘦劲的笔画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上去古朴强劲。笔画结构以左右舒展的横向取势,字多呈扁行,于平正中见险齐,变化丰富。
除具横平竖直、平画宽结、整齐端庄等隶书普遍结体特点外,《礼器碑》书法结体平整中见险绝,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奇古中求变化,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可以归结为:
①动静结合。碑中书法结体往往正斜相依,正得静,斜求动,故动静结合,生动活泼。如“龙”字,左边部分带倾斜的动势,右边部分端正安静;“欢”字左边安静,右边呈跳舞的动态;“天”字两横总体平静,一撇一捺恰如一个迈步前进的人,充满动感。
②收放结合。碑中字体结体多收放,以避免平板单调,营造了一张一弛、活力四射的视觉效果。如“以”字左边收右边放,“人”部撇收捺放;“沙”字是左上收下部放,一长撇特放纵,托起三点水,妙趣横生;“道”字与“沙”字正好相反,右上边收下边放,一长捺基本呈45度倾斜伸展而出,托起“首”部;“族”字和“改”字都是左收右放,且两字右边也都是左收右放。“造”字同“道”字,也是右上部收下边放。通过收和放,张与弛,使结体天真烂然、生气横出。
③疏密结合。碑中文字在疏密搭配之中多着心机,从而虚实兼具、趣味横生。如“乐”字整体上密下疏,但上部又密中有疏,下部也疏中有密;“中”字内疏外密,下边一横为了配合内疏的效果,故意断开,以留白的方式显现,更增加了内疏外密的视觉效果。
④曲直结合。曲与直,来于规与矩,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曲一直,一柔一刚,对立而又统一,充满艺术性。如“世”字三竖除有方向的变化外,而且左边竖呈“S”型曲线,与右边的两直竖形成对比;“君”字“口”部两横有曲直对比,两竖也有曲直变化。
总而言之,《礼器碑》的笔画与笔画之间讲究联系和变化,无单调重复之嫌,而笔画之间又通过气和笔意紧密相连,以气贯之,使曲与直的笔画紧密联系。通过“若断还连”的气势贯通,使结构浑然一体,宛若天成于“志气和平,不激不厉”的气度中安排着曲与直,创造了柔美与阳刚的意境。
《礼器碑》的章法字距大,行距小,有长空排云、横越天宇之势,有时故意打破行列整齐、中规中矩的单调感,在横向和纵向上产生小的起伏变化,如水波的涟漪,又似春柳的摇曳,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
明末清初金石书法家郭宗昌:①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弗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金石史·卷上·汉韩明府叔节修孔庙礼器碑》)②以余平生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此则风赡高华,如建安诸子。譬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兰亭叙》。(《金石史·卷上·汉曹景完碑》)
清代书法家王澍:①《乙瑛》雄古,《韩敕》变化,《史晨》严谨,皆汉隶极则。(《虚舟题跋·原卷一·汉鲁相为孔庙置百石卒史碑》)②汉人作字,皆有生趣,此碑意在有无之间,趣出法象之外,有整齐处,有不整齐处。如“下”字、“乃”字、“桑”字之添改,“紫”字、“绝”字之行草,尤觉天真烂然,生气勃出。此皆前古所未有,而今始开创之,遂已启褚公《雁塔圣教序》、颜公《宋广平》等碑之先。(《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③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④此碑上承斯、喜,下启钟、王,无法不备,而不可名一法;无妙不臻,而莫能穷众妙。后此惟钟太尉《贺捷表》、王右军《兰亭》、杨义和《黄庭内景经》为能得其不传之妙。欧、虞以后,各得一体,而未届精华。褚河南虽极意摹拟,然具体而微,毕竟一间未达。(《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⑤汉碑有雄古者,有浑劲者,有方整者,求其清微变化,无如此碑。观其用笔,一正一偏,游行自在,动合天机,心思学力,到此一齐无用。此唯捻破管,画破纸,笔成冢,研成臼,渐老渐熟,乃始恍然遇之。口说不济事。(《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⑥书到熟来,自然生变,此碑无字不变。“鲁”字、“百”字,不知多少,莫有同者。此岂有意于变?只是熟故。若未熟便有意求变,所以数变辄穷。(《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⑦吾以《孔和》《韩敕》《史晨》三碑举似学者,以为遒古莫如《孔和》,清超莫如《韩敕》,肃括莫如《史晨》,三碑足概汉隶。其实《孔和》《史晨》二碑皆各就一偏而诣其极,唯《韩敕》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则此碑实足并有《孔和》《史晨》之胜。千变万化,而不逾矩,更非《孔和》《史晨》所能尽而知。(《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⑧此碑书有五节,体凡八变,碑文矜练,以全力赴之,故力出字外,无美不备。铭文则矜意稍解,清超绝尘,几欲笔不着纸。文后九人,韩敕大书姓字,文如薤叶,独为矜重。后八人比于铭文,无复矜意,而清圆超妙,动乎自然。碑阴与文后八人风韵略似,而天机浮动,一正一偏,往往于无意之中触处生妙。至两侧而笔益纵绝矣,左侧逾时复作,别开一境,笔虽极纵而清圆超妙,复纵不逾矩。右侧则与已垂竭,但存一段清气于空明有无之间,虽不作意,而功益奇。(《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⑨汉隶之妙,无过叔节此碑。(《虚舟题跋·原卷二·汉鲁相韩敕孔庙碑》)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汉碑萧散如《韩敕》《孔宙》,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艺概·卷五·书概》)
清代书法家方朔:此碑之妙不在整齐而在变化,不在气势充足而在笔力健举。汉碑佳者虽多,由此入手,流丽者可摹,方正者亦可摹,高古者可摹,纵横跌宕者亦无不可摹也。盖隶法之正变于此碑之正文与阴及两侧已尽,不必一一细指。(《枕经堂金石跋·卷二·旧拓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郭宗昌《金石史》谓是碑下笔,若有神助。王蒻林尤极赞赏。翁覃溪亦称其性情形质,俱臻绝顶,推为汉隶第一。余按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尹宙》风华艳逸,与《韩敕》《杨孟文》《曹全碑阴》同家,皆汉分中妙品……《鲁峻碑额》浑厚中极其飘逸,与《李翕》《韩敕》略同。《娄寿碑》与《礼器》《张迁》丰茂相似,《张寿》与《孔彪》浑古亦相似,《耿勋》与《郙阁》古茂亦相类。(《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钟明善: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立汉碑风范的。这类碑刻在汉隶碑刻中为最多。其代表作有《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宙碑》《朝侯小子残石》《韩仁铭》《杨叔恭残碑》《白石神君碑》《刘熊碑》等。历来人们认为这类碑刻是汉隶碑刻的典范。这一派在当时是开风习、树“八分”法则的革新派,后世则视之为汉隶中之“馆阁”。(《中国书法简史》)
《礼器碑》刊刻后收存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下,1978年移入孔庙东庑,1998年移存汉魏碑刻陈列馆。
著作 著录名称
名称 作者
集古录跋尾 欧阳修 后汉修孔子庙器碑
金石录 赵明诚 汉韩明府孔子庙碑
隶释 洪适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金薤琳琅 都穆 汉鲁相造孔庙礼器碑
苍润轩元牍记 盛时泰 汉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金石文字记 顾炎武 鲁相韩敕造孔子庙礼器碑
来斋金石刻考略 林侗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曝书亭金石文字跋尾 朱彝尊 韩敕孔庙前碑
分隶偶存 万经 汉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金石经眼录 褚峻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隶辨 顾蔼吉 韩敕碑
虚舟题跋 王澍 汉鲁相韩敕孔庙碑
函青阁金石记 杨铎 汉韩敕碑
金石图说 牛运震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金石萃编 王昶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潜研堂金石文跋尾 钱大昕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南涧文集 李文藻 鲁相韩敕造孔子庙礼器碑
山左金石志 毕沅等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两汉金石记 翁方纲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札朴 桂馥 韩敕碑
汉隶拾遗 王念孙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古墨斋金石跋 赵绍祖 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平津读碑记 洪颐煊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退庵题跋 梁章钜 韩敕碑
养素堂文集 张澍 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书画所见录 谢堃 礼器碑
宜禄堂收藏金石记 朱士端 汉鲁相韩敕孔子庙碑
枕经堂金石题跋 方朔 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集古求真 欧阳辅 韩敕碑
金石续录 刘青藜 汉韩敕造孔子庙礼器碑
激素飞清阁评碑记 杨守敬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山东金石志 孙葆田 后汉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汉碑引经考附引纬考 皮锡瑞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校碑随笔 方若 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