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大约产生在古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吐蕃王朝建立之后(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吐蕃王朝崩溃,藏族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也就是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成熟和完善。在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僧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 ”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
《格萨尔王传》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她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
《江格尔》最初产生于我国新疆地区的蒙古族卫拉特人中,以口头和手抄本形式广泛流传于新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的蒙古人中,成为他们家喻户晓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约于15世纪至17世纪上半叶形成于当时的西蒙古或“卫拉特”地区。它长期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尤其是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不断加工﹑丰富﹐篇幅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最後成为一部大型史诗。迄今国内外已经蒐集到的共有60馀部﹐长达10万行左右。“卫拉特”是蒙古族古代的一个部落名称,意为“森林之部”。 13世纪前,他们聚居在贝尔加湖以北安加拉河一带的八河流域,从事狩猎和游牧活动,后来逐渐向西南方迁徙,约于15世纪初到新疆阿尔泰山一带。卫拉特人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青海、甘肃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几个省。新疆的蒙古族居住在南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塔城、阿尔泰地区的广大牧区,共有12万多人。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品。柯尔克孜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之一。千百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柯尔克孜人民为缔造伟大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围绕《玛纳斯》《格萨(斯)尔》《江格尔》的保护传承,各地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玛纳斯》史诗源自新疆柯尔克孜族,讲述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斗争的故事,体现了顽强不屈的民族性格和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加强《玛纳斯》传承人队伍建设与保护,相关部门先后认定并命名州级《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72名,通过财政拨款和民政部门最低生活保障等途径,对《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予以传承补助。
据了解,当地计划建立非遗展厅和《玛纳斯》成果展厅,扩大特色非遗的社会可见度和影响力。同时,依托三级文化阵地建设非遗传习所,开展《玛纳斯》演唱等传承活动,该州各县(市)每年利用寒暑假在文化馆、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所举办文化传承培训班,对有兴趣爱好和擅长表演的青少年进行《玛纳斯》演唱集中培训。特克斯县玛纳斯研究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地已制定《玛纳斯》5年保护相关规划,对《玛纳斯》进行系统研究,推进相关宣传和展演展示,促进《玛纳斯》传承普及和长远发展。
《格萨尔王》讲述了格萨(斯)尔降临人间降妖伏魔、各民族和谐相处、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近年来,青海、西藏等地将《格萨(斯)尔》传承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写入当地发展规划,一方面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中,在中小学开设非遗特色课程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职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和课程,开展专项研究,培养非遗保护、传承等专业人才。社区则通过实施非遗传习展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非遗传承人能力提升、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措施,促进非遗在社区保护、传承和发展。
数百年来,民间艺人“江格尔其”在马头琴和托布秀尔的伴奏下,用演唱的方式讲述着《江格尔》史诗中的故事,激励着人民克服困难。在内蒙古、新疆等地,每逢重大节日或是喜庆日子,人们都要请“江格尔其”来演唱《江格尔》。在新疆和静县,已开始试行《江格尔》校本教材,一批小“江格尔其”正在扛起传承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