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1952年建院的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地质系的地学研究生也同时转入北京地质学院,并成立了研究生班。建校后的13年间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较快,直到“文化大革命”研究生教育中断之前,我校培养研究生达321人。
建院多年来,研究生院秉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探索中创新、在曲折中成长,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改革创新,在“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建设中建功立业,逐步形成了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学校现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地质学”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且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2021年,学校面向关键技术领域,自主设置了8个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开启了我校复合型拔尖创新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对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培养条件和培养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加大投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潜心建设,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20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使我校的学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尤其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地球科学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随着我校学科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授权学科点也不断增加,学科覆盖面迅速扩大,目前我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省级优势学科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省级优势学科1个;二级省级特色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0个;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与“地质学”2个一级学科全国排名第一;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39个,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20个,一级学科授权点18个,以上学科涵盖8个授权学科门类。具有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工程硕士、MBA、MPA、MFA、J.M等5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包涵17个工程领域。
校徽:学校校徽由中英文校名、学校成立时间、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地球等元素构成,显示学校优势与特色,以及久远的办学历史,指明学校向综合性稳步发展的方向;放大镜外围为地球经纬线,不仅代表着中国地质大学与地球的亲密关系,同时蕴含着地大人对实现开放型、现代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办学目标的矢志追求和豪迈情怀。
校训: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是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时为地大的题词。
“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1952年 ,学校前身北京地质学院创建,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合并而成。
1975年,迁校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
1987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随之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