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寺坐落于卓资山镇龙山湾静谧之处,总占地面积万余平米,内设三圣殿、伽兰殿、四大天王殿、地藏菩萨以及斋堂、斋房、韦驮殿、往生塔、钟鼓楼等。
其建筑群体相连、红墙青瓦,结构飞檐雕梁,仿古造型。殿内千手观音栩栩如生,殿壁彩绘古色古香,描述的故事引人入胜,大有北方小五台之感。近年来,该寺院的不断扩建完善,慕名而来礼佛的僧侣香客络绎不绝。加之龙山湾自然风光秀丽,地形峰回路转,建筑错落有致,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
整体坐南向北,古建筑74间,总面积1.4万平方米。分为东、中、西3大部分。东是僧人作坊,西为竹园、树林,中为寺院主体建筑(东西两翼如今已不复存在)。共四进院落,仿洛阳白马寺布局。中轴线上从南往北层层递高,依次为“天王殿”、“关圣殿”(“三关殿”)、“大雄宝殿”(“正佛殿”)、“汤王宫”(“汤王殿”或“后大殿”),中轴线两侧有钟楼、厢房、阁楼、碑亭、仙洞等,为清代建筑,兼有花草树木、清泉,寺内现存大量壁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另两棵银杏树,一雄一雌,树龄已有千年。整个寺院给人错落有致、曲径通幽之感多。
观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走进门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硕大的山门,高耸的钟楼,三间大的头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致的石砌“一步三空桥”,左右对称的迎旭阁、横霞阁及两孔石窑。东面窑里的石雕佛像,额题是“何须面壁”,两侧挂着“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地做人”的一副对联,所含禅机耐人寻味。西面窑额题“圣泽日新”,窑内有一股清泉流出,经石桥绕向前院,注入东西汤王池。窟后建有一座高台,上有大汤王殿及东西厢房。台上栽植数株银杏树和“扭筋莲花柏”,游人可在此尽享前人留下的余荫。观音寺中还有汤王池、洗心井等名景,池中或井中的水位无论旱涝,始终如一,堪称一绝。
近年来,寺内修缮,添置神像,燃香炉,随后被陆扬白马寺接管,几名僧人常驻打扫,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每年春节后,正月十九为庙会,此前三日,寺内街上,场面热闹非凡,人来人往,挤扛不动。锣鼓秧歌队,精神抖擞,更添乐趣。
该寺庙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寺庙中留存的石碑记载,观音寺到宋朝庆历年间已经初具规模,后来逐渐荒废。到明朝正统年间,有个叫铁船的游方和尚来到观音寺,爱此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又有汤王求雨旧迹,遂立志修寺复庙。他动员四方百姓,覆土砌石,观音寺终于面目一新,后经历代寺僧化缘布施,能工巧匠妙手雕琢,寺庙渐成规模,香火旺盛,盛极一时。
如今,该寺内一通立于清光绪年间的石碑就有记载。碑载:“寺临圣王几千秋,云自高飞泉自流,一道汝水环玉带,半轮明月横银钩。岘山之麓,汝水之滨,有古刹焉,千峰秀峙,万壑交流,软翠晴岚,仙屏环抱,拖篮漾碧,众涓潆回,游宝地者仰梵之崔嵬,对珠林者瞻琳宫之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