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皇菊,是菊科菊属植物,是江西省修水县农业产业的支柱之一。
金丝皇菊不仅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而且气味芬芳,属药、茶两用佳品。金丝皇菊黄酮素含量极高,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香、甜、润”三大特点,还有散风热、明目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往国内外。
金丝皇菊来自青藏高原具有“高原硒都”之称的海东市平安区。金丝皇菊是当地一宝,种植过程中采取人工除草,施有机农家肥,生长环境生态自然,每单枝仅保留一个花蕾,其花形越大越圆润爆满,为皇菊之上品。
摘心与整枝:为抑制植株的顶端优势,促进分枝,提高产量和花的品质,生长过程中共摘心两次。第1次在定植时进行,离地10~15cm摘去顶端部分;第2次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保留侧枝15~20cm摘去上部顶芽。整枝时按照近地面处保留 3~5个主枝,二次摘心后单株保留二次枝数15个左右,原则去除过多的二次枝。不同品种长势不同、摘心时间略有不同。摘心宜选择晴天进行,摘心整枝后的残体带出菊花地销毁。
疏花疏蕾:为确保花朵的整齐美观和完整性,提高花朵质量,需对过密的花蕾、发育不完整的小花及时疏除。花朵直径在6cm以上大型花,每侧枝保留2~3个花朵(花蕾)。中型花和花朵较小的品种,以花朵之间不拥挤为度,适当疏花疏蕾,保持花朵间有一定的间距。
中耕除草:全年4~5次。定植缓苗后及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第1、2次中耕除草时宜浅不宜深以保护根系。以后根据生长及天气情况,及时除草。后期除草时适当培土雍根,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
水分管理:定植时,浇1次透水。初期少浇水,以地表不干裂为宜,促进根系生长,确保成活率。8月、9月菊花孕蕾期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为宜。每次追肥后及时浇水。
施肥管理:生长期间共追肥3次,第1次在菊花定植成活后,结合浇水每亩施用腐熟人粪尿1000kg;第2次在二次枝摘心后进行,结合浇水每亩施入稍浓人畜粪尿1500~2000kg,促发新枝;第3次在8月,现蕾前每亩施用人畜粪尿2000kg,促进花蕾发育、提高朵花质量。施肥时,尽量不把肥料粘在植株叶片上,以免灼伤。
病虫害防治:皇菊生长期间病害较少;虫害主要有蚜虫,9月至10月密集发生,降低菊花产量和品质,每亩设置12 cm×20cm黄板6~7块,将黄板涂机油后置于地内,高出植株,诱杀成虫。
金丝皇菊是江西省修水县农业产业的支柱之一,是一个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修水县委县政府对金丝皇菊产业的发展将金丝皇菊列入了“一红一绿一黄”的重点农业发展规则之中,对金丝皇菊产品进行植物精华提取研究,对金丝皇菊进行深加工,研发出金丝皇菊植物饮料制品,并迅速推向全国市场。
河北省永清县刘街乡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农民发展花卉产业,种植金丝皇菊,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脱贫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