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拉达”号三桅训练帆船隶属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学院,由波兰的格但斯克造船厂建造(船厂建造编号B810/04)。波兰曾建造过不少该类型的帆船,比如母港在敖德萨的“年轻人之礼”号(Дар Молодежи)和“友谊”号(Дружба);列宁格勒的“和平”号(Мир);赫尔松的“赫尔松内斯”号(Херсонес);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帕拉达”号和“希望”号(Надежда)。这些船除了作为风帆训练舰使用外,还可用作科考船。
“帕拉达”号是在1989年建成的,同年7月4日正式升旗。该船的船名源于19世纪著名的沙俄海军战列舰“帕拉达”号,该舰曾在1852~1855年期间,在舰长翁科夫斯基(И.С.Унковский)的指挥下完成了海军中将普提雅廷(Е.В.Путятин)赋予的外交任务:从喀琅施塔得出发穿过大西洋,印度洋直达日本海沿岸。俄国著名作家冈察诺夫(И.А.Гончаров)也参加了此次航行。
收起船帆的“帕拉达”号
“帕拉达”号是现代化的风帆训练舰,由西格蒙德·霍连(Зигмунд Хорен)设计。该船全长108.6米(含首斜桁),宽14米,最大吃水深度6.6米,排水量2284吨。帆船依靠的是风帆来控制船,“帕拉达”号上拥有26面船帆,中帆高度49.5米,帆展面积2771平方米。当然,作为备用手段,船上也装有2台功率各为418千瓦的发动机和1具螺旋桨,主要在海上风暴天气时或进出港口时启用。
“帕拉达”号曾横穿赤道并停靠过19个外国港口,首次远航抵达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此后分别抵达过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斐济,西萨摩亚,塔希提,委内瑞拉,古巴,亚速尔群岛(葡萄牙),西班牙,突尼斯,希腊,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埃及,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古巴和新罗西斯克更替过学员。船上编制船员51人,另有144个实习生铺位,一般第一阶段训练需4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