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大狐蝠(学名:Pteropus vampyrus malaccensis):是大狐蝠的亚种之一,世界上最大的一类蝙蝠。体长为20-25厘米,体重约为600-1100克,翼幅最大达183厘米。有一双大眼睛,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和长而尖的耳朵。下体毛发长,颜色从黑色到棕褐色。
以几只到数千只的群体栖息在任何地方。日落时进入附近的栖息地,可以毫无声息地飞到捕食区,远达50公里远。它们通常在着陆前圈出一棵果树,并且喧闹的形成喂养组,组成几只到超过50只的蝙蝠。不像许多其他蝙蝠,为了导航使用回声定位,马来大狐蝠依靠视线的方式在夜间找到它们的居所。通常以红毛丹、无花果和兰撒果树的果实为食,也吃花蜜和花椰子、榴莲树的果实。
由于滥捕滥杀,东南亚的马来大狐蝠正面临灭绝的危险,专家提醒人们采取措施保护这一珍稀动物。
在《华盛顿公约》中被列入附录Ⅱ。
栖息于果实丰富的森林地带,属于夜行性动物,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从栖身之所倾巢而出,寻找食物。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阿纳姆巴斯群岛、邦加岛、林加岛,明打威群岛(帕吉岛、西帕拉岛)、马来西亚半岛、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马来大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体长为20-25厘米,体重约为600-1100克,翼幅通常为150厘米。有一双大眼睛,较长的像犬科动物的口鼻部和长而尖的耳朵。下体毛发长,颜色从黑色到棕褐色,背部的毛发更短、更硬,尤其大雄性更为显著,颜色范围从桃花心木红色至橙色和黑色。黄金色围巾状的颈间皮毛和长达的达183厘米翼幅,都是把马来大狐蝠和其他狐蝠科成员区分开来的特征。没有其他蝙蝠所具有的尾巴。
头骨的愈合程度很高,轻而坚固,听泡特别膨大。头和颜面部狭长,吻尖而突出,耳长且直立,结构简单,没有耳屏,眼大而圆,牙齿尖锐,整个面部看起来很像狐狸,因此得名“狐蝠”。颈部较长,前肢掌骨和除第一指外的指骨特别延长,达60-70厘米,仅具1指,指的末端有爪。后肢扭转,膝向背侧,比前肢短得多,约为12厘米,具5趾。前肢和后肢完全由张有弹性的皮膜联结在一起,皮膜展开时,宽达150厘米。头部及皮膜均呈深棕色,颈部及腹部为浅棕色。
马来大狐蝠以几只到数千只的群体栖息在任何地方。日落时进入附近的栖息地,可以毫无声息地飞到捕食区,远达50公里远。它们通常在着陆前圈出一棵果树,并且喧闹的形成喂养组,组成几只到超过50只的蝙蝠。不像许多其他蝙蝠,为了导航使用回声定位,马来大狐蝠依靠视线的方式在夜间找到它们的居所。
虽然它们被称为“水果蝙蝠”,通常以红毛丹、无花果(榕树种类)和兰撒果(Lansium domesticum)树的果实为食,也吃花蜜和花椰子(Cocos nucifera)和榴莲(Durio zibethinus)树的果实。它们有一个长舌头,使它们能够舔食花蜜而不损害花朵。当它从花丛中进食时,花粉可能粘在其毛皮上,导致其被携带到另一植物,进行花粉传播,因此马来大狐蝠是许多森林植物的重要传粉者。
在气候温和的中纬度地带生活的翼手目动物大多具有季节性迁飞的习性,并且能选择适当的隐蔽所进入冬眠,冬眠时体温可以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翼手目动物在秋季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卵,精子在雌兽的生殖道里过冬,而春季交配时则排卵与受精同时进行。
马来大狐蝠通常每年仅产1胎,繁殖时间取决于生活的地区。在菲律宾,幼仔大多数出生在4月和5月,而在泰国,出生高峰在3月或4月初。幼蝠在最初几天留在栖息地,等待母亲出外觅食回来后哺育。哺乳的时间长达二至三个月。
马来大狐蝠是大狐蝠的亚种之一。
在马来西亚几乎各地都可以合法猎杀马来大狐蝠,只有沙捞越和婆罗洲地区禁止了该活动,保护马来大狐蝠的形势不容乐观。
研究人员调查了马来西亚地区33个马来大狐蝠栖息地,将马来大狐蝠数量与马来西亚当局发出的狩猎许可证的数量做比较,发现每年在马来西亚半岛,有约22000(2009年)只马来大狐蝠通过合法手续被猎杀,而被非法猎杀的数字不得而知。
2009年的调查,有关数据分析表明,马来大狐蝠实际被猎捕的数量无法估计,最乐观的估计也达50万只。以这种速度继续下去,该物种将在最长81年内从地球上消失。
野生动植物信托基金会兽医乔纳森·爱泼斯坦(Dr Jonathan Epstein)博士表示:数字模型显示,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马来西亚半岛的狩猎活动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马来大狐蝠面临灭绝的境地。如果再有任何的非法捕猎行为,将加速该物种的灭绝。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