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是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DNA测定,最新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海豚物种。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分会9月公布了一份报告,公布了1999年以来发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现的新物种,其中包括能快速交谈的雄性库兰达树蛙、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等。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snubfin dolphin)成为30多年来在澳大利亚发现的第一种海豚新种。最初人们将这种哺乳动物与伊洛瓦底海豚(Irrawaddy dolphin)混为一谈。据澳大利亚隐形珍宝组织(Australia's Hidden Treasures)的最新报告显示,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似乎更喜欢生活在受到保护的沿海水域。
主要分布于从孟加拉湾到澳大利亚以北及整个印度支那沿岸,仅栖于热带的温暖海域,可进入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河。
体长2.1~2.5米。头圆钝,由喷气孔往前的部分成圆形膨大。无喙,口颇大,周围有唇状隆起。吻长为其宽的1.1倍。齿式15~17/12~14,上颌齿略多,但较下颌齿小,直径约6毫米。眼发达,位于口角后上方。喷气孔颇偏于体中线左侧。侧面观颈部较明显。背部暗灰蓝色或近黑色,向腹面渐淡,各鳍都与背部同色。背鳍小。位于体中间略后;鳍肢大,三角形,末端尖,其长可达体长的1/7。肛门位于体后1/3,尾部较小,尾鳍很宽,宽达体长的2/7。主食鱼类.也吃甲壳类。喜2~3头齐游。
对于这种最新研究发现的海豚物种,比斯利说:“这两个种群之间(短平鼻海豚与伊洛瓦底豚)存在明显差异,而以前一直没有发现,如今通过DNA检测终于得以确认。”比斯利还解释说,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身体的颜色分为3种,而伊洛瓦底豚通常全身为均匀的灰色,腹部颜色近白。另外,科学家还通过对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身体数据和行为特征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它与伊洛瓦底豚不同。
比斯利强调说,发现新属种哺乳动物的机会非常少。最近一次发现新种类海豚是在1956年。为了纪念詹姆斯库克大学专家海因松,这种新发现的短平鼻海豚也被称作海因松短吻海豚。海因松与阿诺德曾于1996年发表研究报告,指明短平鼻海豚与伊洛瓦底豚间存在的明显差异。他在1960年对这种海豚所做的检查,对最终确定这种海豚与其他同属豚类间的种差(指在同属中,某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属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澳大利亚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通过DNA分析测定,确认早先被发现生活在该国东北部大堡礁地区的海豚属于新种,该种海豚是短吻海豚属中独立的一种,而非先前认为的该属中伊洛瓦底海豚中的一种。科学界此前一直对它们是否属于同一种动物有争议。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学者伊莎贝尔·比斯利和昆士兰热带博物馆科学家彼得·阿诺德把这种新发现的海豚叫作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因为它长着扁平的鼻子和明显的背鳍。阿诺德曾于1996年发表研究报告,指明澳大利亚短平鼻海豚与伊洛瓦底海豚间存在的明显差异,直到最近他与比斯利才证明它们确实是不同种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