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亲子乐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泼陂河镇,光山县政府与乡伴文旅集团携手打造,是集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也是豫南、鄂北最大的自然亲子乐园,2020年5月1日开园。
钟鼓楼亲子乐园光山县政府与乡伴文旅集团携手打造,在钟鼓楼老林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是集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乐园建成后成为河南首个乡村生态研学基地、首个自然教育学校,同时还是武汉周边最大、最具特色的亲子休闲旅游目的地。
园区分梯田花海景观区、自然学校、公共景观区、乐园核心区、民宿区和自然实践等五大区域,拥有梯田花海、亲子学堂、木屋民宿、儿童游乐、帐篷营地、自然体验等若干功能区。钟鼓楼亲子乐园以生态山林、田园乡村环境为基底,以儿童自然实践教育为核心,通过营造自然景观、打造文化休闲旅游活动、设置无动力设施、倡导儿童户外实践等促进儿童体育、智育、德育全面发展,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勇于探索的精神。
钟鼓楼的由来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止、民不聊生。南朝梁武帝为了有效地缓解阻滞难民潮对南朝社会经济和社会治安所造成的冲击,就在淮南设置了南朔州。南朔州以齐坂城为州府治所,齐坂城就是以现河南省光山县泼陂河镇为中心,辖区包括今信阳市及湖北、安徽部分地区。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最盛行的时期,作为南朔州府治所的齐坂城在州府南面的最高点山顶上修建了一座高楼。它乃是一座红柱黄瓦飞檐斗拱式楼阁。楼外观有三层,内有七层。里面有钟有鼓,故名曰钟鼓楼。钟鼓楼司“平时报时,战时报警”之职,报时方法是:“漏刻计时、击鼓定更、撞钟报时”。每遇战事击鼓报警,敌军退兵钟报平安。若逢节庆以及大型仪式,州官带领文儒绅士都要进行撞钟击鼓仪式。撞钟和击鼓,不是警戒人众,而是为了感动上天,祈佑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自建成后的1500多年里,钟鼓楼几经战火几经修复。据世辈生活在钟鼓楼附近的老人讲:上世纪三十年代,塔沙河对面(今晏河徐畈)有红军部队。红军北上抗日后,国民党组织地方保安团对留守红军伤员及家属进行搜剿。每当保安团从泼河镇出发时,山上大鼓会发出报警,塔沙河两岸躲在老百姓家里的红军会提前做好隐蔽工作。保安团撤退后,山上的大钟也会敲响,这时隐蔽伤员人员才敢放心出来。抗日战争时期,在钟鼓楼山北,国民党军队在此阻击日寇,日寇的飞机将山上仅剩的大钟大鼓也炸毁了。
据《泼陂河志》1985版记载:钟鼓楼山顶有古庙基、旧城墙、烽火台。上世纪六七十年修泼河水库大堤,开采钟鼓楼山矿石,鼓楼山因此被削去一大半,山上的残垣断壁也随之消失。
乐园建设
2018年,河南省光山县政府联合乡伴文旅,在光山钟鼓楼地区开始建设豫南、鄂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然亲子教育乐园——钟鼓楼亲子乐园。该项目是河南省第一个“三权分置”乡村振兴项目,是乡伴首次进入河南,在河南建设的首个特色文旅项目,也是乡伴同河南地方政府的首次合作。2020年5月1日正式开园。
2022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