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县金陵寺的“女娲遗址”,历史久远,早期是女娲的“陵墓”,后来修建了“女娲祠”“女娲庙”。古籍《淮南子》记载:女娲生承匡山,在任城东南,此地接壤峄境,复有皇母山,皆其遗迹。任城就是现在的“济宁”,承匡山就是“天柱山”。《峄县志》上记载:女娲陵在城南金陵山的顶端,右面有平滑的石碑,似有大篆体的文字。宋朝庆历四年到清朝嘉庆三年,历时754年,相继载此修建女娲祠,俗称爷娘庙,供奉女娲和伏羲,香火不断。 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战火的破坏,女娲祠已是一片瓦砾,狼藉不堪。现存留石鼓和一尊古老的女娲石像坐在莲花台上,最神奇的是天然形成的莲花石座至今保存完好。
新建的女娲宫坐落在金陵山顶原址,占荒山面积约72亩,建造的大殿命名为“人祖殿”,人祖大殿长22米,宽11米,高17米,塑有女娲始祖神像,其左边塑有始祖伏羲像,右边塑有轩辕黄帝像。塑像下边坐上雕刻八仙过海图,右边雕刻十二生肖图,地面正中有先天八卦图,四周墙壁上设有二十八宿,绘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正殿南门两边墙壁左边绘有蝉,右边绘有玄武图。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十,在此举办的“始祖女娲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百姓隆重的节日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