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开寺座落在炮台山顶,原名拈花寺,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增修扩建,改名为灵开寺。原有伽蓝、弥勒、送子观音、大佛、祖师等8重佛殿及1所藏经楼。民国25年(1936)该寺悟道和尚圆寂,肉身不化,被供奉在藏经楼内。
“文化大革命”中,神像、经书均被毁,仅存大雄宝殿和残破的观音殿。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后,由住持僧常太主持开展佛事活动,逐步复建庙宇。到1990年,共占地4080平方米,整个建筑有3条轴线,依山而建,从西向东。中轴线上为天王殿,然后依次是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右轴线上依次为钟楼、药师殿、五观堂、内客堂与厨房。左轴线上依次为鼓楼、大悲阁与西客堂。观音殿建于民国元年,为石木结构,悬山式屋顶。全殿面宽5间,通高7.4米,素面台基高2台,有带栏杆垂带式踏道12级。后壁上还有“洪宪元年”碑刻一通。大雄宝殿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石木结构,悬山式屋顶。全殿面宽7间,通高7.4米,素面台基高0.8米,垂带式踏道5级。大悲阁为大殿怀观音殿间原有西厢房,石木结构,悬山式屋顶,面宽3间,通高6米。
寺内其余殿堂均修复,山门巍峨多姿,殿堂布局整齐,多数楹柱均有楹联及名家题刻。整个山寺颇为清幽雅洁。寺内保存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铸有蒲牢及多种纹饰,高1.25米、口径1.1米的古钟1口。寺内有1株奇特的桂花树,高约3米,1966年枯死,1985年复活,年年开花。为生物界一个奇迹。历经风风雨雨的千年古寺呈现出兴盛的气象。
灵开寺不仅历代高僧辈出,更有全国佛教界有史以来罕见的英雄主义史迹。
相传宋朝末年,元军入侵,灵开寺住持释海春方丈率领全寺武僧协同宋军英勇抗敌。因寡不敌众,被敌军围困在炮台山七天七夜。眼看就要攻入,海春方丈让幸存的和尚带领众生从后门逃走往山中,自己则孤身御敌。元军攻入后欲捉拿他时,海春方丈飞身纵下悬崖,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爱教的英雄颂歌。人们为了纪念他,立碑以志。至今,灵开寺仍然有“飞身岩”遗址及碑文记载这个英雄的僧侣。
清代咸丰初年,从大云顶(金堂县云顶山)过来一位老和尚,法名海春,在炮台山缘化一片荒地,修建茅棚,取名“拈花寺”。想在此修炼心性,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可后来不知何故,老和尚隐迹无人,不知所终。
同治初年,本山杜姓族人又从外地介绍两个出家人来山,以继香火。二人法名了念、了让,此时海春和尚已无讯多时,所建茅棚拈花寺自其走后虽有人前往祭拜,怎奈无人照管,已破败冷落。见此情景,二人心生凄凉。二人到时钱粮空无,不过他们并未放弃延续香火之信念,恪尽职责,苦心经营。一边接待香客,一边自耕自作,省吃俭用,常以野菜充饥。
光绪初年,杜姓族人又请海奎和尚上山。这海奎和尚七岁就出家为云顶山和尚,后在淮口湖广馆看庙。他文墨颇高,精书写,为乡邻所信服。他一上山即做了拈花寺的主持,从此
香火渐盛,寺中积蓄慢慢多了起来。于是他便把寺中积蓄连同他自己的积蓄用来在炮台和天台山各买耕地六十亩。同时带领弟子在炮台山置地内植树八万株,后来弟子连年植树不断,到解放前夕,山上存树达三十万株,以前杂草丛生,乱石嶙峋的荒山变得葱郁有了生气。海奎在圆寂之时便把天台山耕地交与了让管理,炮台山耕地交与了念管理。了让于民国初年新修了寺庙名叫天台寺,其死后弟子不务正业,将寺庙耕地全给败了。
了念为人忠厚,在分得的耕地上辛勤劳作经营,后来又招了悟道和尚作徒弟。师徒二人艰苦创业,光绪二十二年始建大雄宝殿,落成后,呈请批准开山立庙朝拜,将寺院命名为灵开寺。改炮台山为灵台山,系取“灵开寺”之“灵”,“炮台山”之“台”而为此名。可是很多人不知晓灵台山,僧人出去化缘时不大为人信任,因此所收甚少,不得不又把“灵台山”改为“炮台山”。后来在悟道和尚的亲自经营下,先后又修建了观音殿,送子殿,五观堂,弥勒殿。1936年悟道和尚圆寂,肉身不化,时人都说他修成了正果,就因他建殿供佛功德无量。后来主持真宽又经三年努力修成藏经楼。至此,灵开寺已具规模,香火旺盛,山上每日钟鼓之声不绝于耳,四里八方来此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
在文革期间,千年古刹灵开寺遭受严重的破坏,神像、经书均被毁,仅存大雄宝殿和残破的观音殿。直到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灵开寺才得以全面复兴。
1985年,由真宏、常太、广禅、广林等老和尚四人,将自已生活节余的钱凑了一百三十七元起建寺庙,开始修复大雄殿、观音殿面积共九百余平方米;1986年至1996年,先后修建宿舍面积共六百二十四平方米,新建五观堂,面积共四百余平方米,新建五观堂,面积共四百余平方米,新建钟、鼓楼、崇亭面积共四百九十平方米,新建弥勒殿、住宿外房,共四百余平方米,新建祖师殿,供奉开山师海春老和尚、海奎老和尚和肉身悟道老和尚、惜悟道老和尚之肉身。
2007年,住持释妙果和管委会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如何面向社会发展,引领信教教徒与社会适应和佛教理念作出更重要的开展。现初步计划,在寺庙成立灵开寺武术队、佛文化艺术团、收养孤儿2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