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玛博物馆占地面积2420平方米,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该馆共分历史陈列、发展史、专题文化、自然地理、城市规划、临展六个厅。设计理念是以黑龙江流经呼玛县城江道的轨迹曲线为思路,变形演绎而成。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的樟子松林和绿地等生态环保理念,把原有的历史文物——抗联纪念碑作为整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要素,用以传承和展示呼玛历史。整个设计造型力求行云流水,叙述着呼玛县的红色文化、采金文化、抗联文化、知青文化和民族文化。
呼玛博物馆是一座以呼玛地域自然、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自然人文历史与科学艺术类博物馆,是呼玛地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史料来展示呼玛自然地理、人类活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是人们了解呼玛的重要窗口,有藏品2000余件(套)包括历史文物、艺术品、自然标本、民族文物等,是集史料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传播、观光休闲、综合文化服务融为一体,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的现代综合性博物馆。
“两江一河”催生了呼玛的早期文明,人类的祖先曾经在大兴安岭绿色的怀抱中度过漫长的岁月。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呼玛尔木城以来,呼玛历经沧桑,终于在1946年迎来了呼玛人民政权的建立。他们在抗击沙俄、打击日寇、反帝反封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抗争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单元文明之光闪耀兴安
A1(1-3)眼前我们所看到的场景,名叫“远古的遗存”,展示的是呼玛河流域的远古人类生活、游猎,居住的情景: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大兴安岭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
A1(1-4)在我们面前出现的是一幅岩画,在大兴安岭已踏查的16.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31处岩画点、1850余幅彩绘岩画。绘制在峭壁山石上的岩画,就是一部远古史诗,透过它,我们可以感受到万年前先人的生活气息。
呼中北山洞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北山的悬崖峭壁上,考古工作者在洞内探出旧石器时期至东汉鲜卑时期共八个文化层,出土石器、玉器、陶片、玛瑙珠、水晶料等诸多文物及彩绘岩画。
历代在这里的统辖的其中典型的是拓跋鲜卑,从第一次南迁到建立北魏王朝历时430多年,经历四个阶段:走出兴安,南迁大泽。二次南迁,建立代国。平城兴国,统一北方。定都洛阳,雄踞中原。随后实施了与汉通婚、弃胡服、说汉话、改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全面推行中原文化,对北方的经济振兴、政治安定、文化进步做出了贡献,进一步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盛世铺平了道路。
十八站遗址:1977年,在十八站境内出土石制品l070件,经贾兰坡教授鉴定,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一万两千年。
……人们只知道这是古人类活动遗址,却很少有人知晓这遗址的由来。1974年几位年青的考古工作者,从呼玛县乘汽车经过十八站返北京的途中停车休息,恰巧汽车停在一个修公路的取土坑旁,这几位考古工作者竟然在乱石堆里发现了古石器,于是就住了下来,挖掘出数十件古人类使用过的文物。他们把发掘的“实物”拿到北京,请著名的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鉴定。贾先生确定后,于1975年春派考古队到十八站发掘,以贾先生为首的考古队发掘出数百件珍贵的古人类石器时代的文物。
三卡乡老卡遗址:老卡村(今沿江村)所处的黑龙江右岸发掘出大批旧石器晚期的石器。20世纪90年代,老卡村民发掘出金代文物9件,有双耳三足铜锅、六耳大铜锅、六耳大铁锅、大铁锁和捣米用的石杵等,表明在公元10世纪时金朝对黑龙江上游地区实行过管辖。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是明代设置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地方军政机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辖区内分置卫所,最多时400余,任命各族首领掌各卫所,给予印信、统其所属、以时朝贡。并在元代驿站基础上,恢复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政治联系、经济往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索伦:索伦部是明末清初对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一带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的总称,是黑龙江中上游的土著部族集团。索伦是对鄂温克人的称呼,意为“生活在山林的人”,因鄂温克人英勇善战,所以被称为索伦部。清朝时将他们编入布特哈旗。清代中后期,在军功集团的影响下,积极参与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
卡伦是指以执行各种巡查、稽查或监督、传递、征收等各种任务为目的的派兵驻守的据点。清朝边境卡伦像是今天的军事哨所、边防哨所,但还具有类似当今政府派驻各地之办事机构、海关或工商监督管理部门、税务监督征收部门或公安派出所、邮政通讯部门等机构的职能,甚至在一定权限内具有行政和外交上的裁决权。是清代管理或防御设置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种设施。
第二单元抗击沙俄守卫家园
主要进述,17世纪,沙皇俄国对黑龙江流域进行武装入侵,无数善良的黑龙江流域居民倒在沙俄匪徒的刀枪之下。在黑龙江沿岸多次发生激烈战斗,其中较大的战役有呼玛尔战斗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呼玛尔战斗纪念碑》场景:1987年9月,陈雷题。1655年,黑龙江上游的呼玛尔河口发生了激烈的呼玛尔战斗,清军有力打击了盘踞在呼玛尔斯克城堡的以斯捷潘诺夫为首的沙俄匪帮,但因粮饷不济、准备不充分,使得这次战斗未能取得全胜,但给沙俄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歼灭敌军百余名。
萨布素(1629年—1701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清康熙年间抗俄名将。因战功卓著,迁至黑龙江将军。多次对沙俄侵略军作战,参加了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清康熙二十四年到二十七年(1685—1688年),清朝军队为收复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对入侵的沙俄军队进行了两次围歼战。
为了与中原达到信息互通、物资到位的目的,康熙下令调用民工,自嫩江墨尔根到额木尔河口站(今二十五站村),共设二十五站,同时建设了大量与之相配措施,完全适合当时东北边防斗争的需要。
第一次雅克萨战役,随军一同上路的还有二十多头健牛拖拉的两门当时具威力的“红衣大炮”。其中一门就是著名的“神威无敌大将军”是1975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现的,至今还保存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尼布楚条约》(复制的拉丁文正本);幻影成像、利用光学折射原理展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7日),签订中俄第一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保证了中俄在东北地区相对的和平与稳定持续了近170多年。
达斡尔族人生活的场景(场景说明)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达斡尔族被迫南迁,为抵抗沙俄和开发东北边疆作出了贡献。屋内视频播放《傲蕾一兰》达斡尔族抗击沙俄的选段。
第三单元抗日救国气壮山河
三支队林间营地(场景说明)
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中共北满省委的指示下,西征北上,开辟大兴安岭游击区。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与日伪军进行了大小30多次的战斗,被日伪当局称为“最顽固、最活跃的匪团”。王明贵、王钧、陈雷率领抗联三支队在林间扎营的场景。
库楚壮歌抗联三支队在呼玛一带完成捣毁日伪黄金、木材生产线任务后,在人员、武器比较充足下,决定重返大兴安岭继续抗击日寇。双方展开了整整一天的激烈战斗,三支队13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25人且伤势严重。经过四五天的行军和战斗,又有14名战士壮烈牺牲。这就是悲壮的库楚河战役。陈雷同志为纪念光荣牺牲的抗联烈士写下祭联:“鏖战兴安一片天,库楚河水泪潸潸,百多忠骨遗荒野,常忆英雄去不还”。
盖山结盟1941年7月26日,王明贵率领三支队进入嫩江流域毕拉河地区打击日寇,并向抗日的鄂伦春猎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民族政策,同他们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为了这份深厚的民族情谊,王明贵与盖山等11人插草为香、对天盟誓,结拜为生死兄弟。
第四单元剿匪建政改地换天
为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东北民主联军在呼玛地区,历时3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人民政权。呼玛建政初期,为了捍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呼玛军民和各路土匪进行了殊死搏斗。期间,呼玛保卫战,鸥浦争夺战,安干卡遭遇战等,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荫正祺(1919—1946)山西省沁源人。1946年夏,到黑河地区剿匪。8月,任中共呼玛县委书记,9月,任鸥浦县委书记。1946年11月7日,在呼玛县三合站与当地土匪武装作战中光荣牺牲,时年27岁,葬于呼玛县烈士陵园。为纪念荫正祺烈士,政府将其牺牲地安干卡村命名为正祺村;将呼玛县呼玛镇主干道命名正祺路。
开发大兴安岭(场景说明)
大兴安岭是我国的重要林区,有五亿多立方米的蓄积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资。为保护好这片原始森林,黑龙江省林业厅对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了第三次开发建设。决定建立专业性森林保护机构,第一次沿着古驿道修通了简易公路,第一次架设了从十二站至漠河的电话线路。党中央、国务院于1964年2月10日批准并转发了《开发大兴安岭林区的报告》。在批文中指出“开发大兴安岭林区,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提出要求“一定要站住脚,一定要取得全胜。”。为保护森林资源、2014年,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了商业性采伐,保护森林资源,实施生态建设。
此处摆放了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其中以犁为主:汉代,产生了犁壁,唐代后期出现了曲辕犁。
第一单元
孙绳武(1873~1942),原名延昌,字燕堂,浙江绍兴人。1913年任呼玛厅设治局员,1914年任呼玛县代理县知事,1915年被正式任命为呼玛县知事,1918年调走。在呼玛任职6年,他推行实业兴边,招揽人才,招商引资,放荒占垦,办矿兴农,迁建县治,创办邮电,发展教育,整饬金融等政略举措,是呼玛近代工农业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李云书(1867—1935),名厚佑,浙江镇海人。先后创办了多家公司和投资金融业。辛亥革命时参与上海光复,任上海总兵站总监。
呼玛三大公司:1915年,经黑龙江将军、巡按使朱庆澜引荐,受呼玛县知事孙绳武招商之邀,上海资本家李云书等3人集资60万大洋,在古站(今呼玛镇)兴建了以开垦股份制经营的现代化农场,取名三大垦牧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指三家大股东,简称“三大公司”)。呼玛县无偿拨地6.6万亩耕地,公司1915年从美国万国公司海参崴分公司购置了麦考密克大型拖拉机,为中国较早使用国外先进大型农机具的企业之一。
呼玛建县之初,县知事公署设在金山镇,是当时呼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金山镇地处山麓江畔,平旷狭小,被日渐发展的公用和居民建设占尽,再无可开垦利用之地,于是孙绳武开始运筹开发边疆大计,提出并制订一套“殖边垦牧”计划,打算将县城迁至古站。正在孙绳武实施迁治大业之计,黑龙江洪水泛滥,金山镇遭受特大洪灾,多数房屋倒塌。
灾后,孙绳武请拔修署经费一万八千元,一面制定兴建新县城的规划,并随之呈报黑河道尹。黑河道尹于1914年(民国三年)10月令准。1916年县公署楼落成剪彩,民房住宅按规划修建,一时间新建的呼玛县城在黑龙江上下游闻名千里。(即原县武装部,被确立为省级文保单位,县委县政府欲将其打造为史料馆,现正运作中)
现代农业生产成就我们看到的这些泥塑模型是呼玛特产,“呼悦”牌呼玛老醋的制作过程。
第二单元守土爱乡巩固边防
呼玛是大兴安岭地区革命老区。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祖国北部边陲流传着呼玛民兵连、三合民兵连、抗大民兵连的传奇故事。
吴八老岛事件:1967年夏,苏方在克林诺夫卡地区集结兵力,登上中国的吴八老岛。据统计苏方在中国的吴八老岛上先后共出动935人次的全副武装边防军,向正在吴八老岛上进行耕种的中国群众和中国岸上,不断进行疯狂的射击。1969年五月,正在吴八老岛上巡逻的中国边防战士任久林同志当场牺牲,安葬于十八站烈士陵园,在吴八老岛上有纪念碑。
接下来我们所看到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祖国北部边陲的呼玛民兵的照片、实物等 ,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以血肉之躯抗击对手,捍卫着国家领土完整,民族的尊严和人民安康。
这是两个女知青在黑龙江边拍摄的一张照片:本是很简单的个人行为,却险些成为涉外事件。在中苏双方的一次会谈中,苏联边防代表就向苏联领土拍照这一事实提出抗议,并要求中方今后不要发生类似现象。
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是血肉相连的友谊,是任何人、任何办法也不能离间的情谊。
血肉的友谊——苏联人民抢救呼玛烧伤儿童的故事:1958年3月的一个傍晚,呼玛县正棋村的农妇张利英到江边去挑水,家里只留下了一个三岁的儿子孟宪国。小宪国正玩得高兴,突然跌倒在火炉上,面部、手臂和胸部都被烧伤了。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只好过到江北岸,请求苏联医生帮助医治。孩子伤势很严重,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孩子移植皮肤。为此,阿穆尔州的州立医院开了全院大会,讨论给小宪国植皮的问题,护理小宪国的护士菲拉托娃和多洛日基娜说:“我们有为孩子移植自己皮肤的优先权。”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植皮手术非常成功,孟宪国很快恢复了健康。现孟宪国老人居住在十八站,这些资料都是他本人提供的。
依托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中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呼玛口岸于1993年5月开通,呼玛县与施马诺夫斯克市建立了友好县市关系,呼玛还建立了对俄经济贸易合作园区,双方在多领域开展了交流合作。
第三单元 社会发展城乡巨变
这些是建县以来历代代表大会照片。周铁农在呼玛视察教育的一张照片:周铁农:原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即原黑龙江省副省长,为呼玛博物馆提名。
李金镛(1835年—1890年),字秋亭,号翼御,江苏无锡人。1887年,由李鸿章推荐,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任金矿总办,1890年积劳成疾,故于漠河任上。清政府为表彰他反抗沙俄盗采和鼎力办矿的杰出功绩,追认他为内阁学士,并批准在其家乡无锡和漠河为他立祠,以示纪念。因有功于国家和民族,后人称之为“金圣”。
走在古驿之路上:雅克萨战争时期,自墨尔根至额木尔河口,沿途设驿站25处,踏在您脚下的是由铸铜和砂金岩,按照贯通呼玛的各个驿站的微缩比例打造的黄金之路,现在请随我一同去感受呼玛金文化的独特韵味。
采金大场景及采金工具的介绍:呼玛是全国著名的产金大县,沙金品位高、储量大,已探明的黄金储量约占黑龙江省的一半,有“黄金之乡”的美誉。
岩金矿石的介绍: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从呼玛县宝盈金矿地下120米深勘探、开采的一块一吨多重的岩金矿石,含金量达12G左右。
走进金山镇场景的介绍(内含光影成像和漠河金矿的微缩小场景、二道盘查场景):呼玛金山镇因兴隆沟金矿的开采,矿工、商民剧增,房屋鳞次栉(zhi)比,码头上船只往来穿梭,街道上商号、饭馆、当铺、宝局、妓院应有尽有,一时极度繁华,当时人们称之为“东方小巴黎”、“大大金山镇、小小哈尔滨”。
第一单元 野蛮掠夺黄金之殇
官府在二道盘查设卡搜刮场景(说明)
清光绪初年漠河一带发现金矿至今150多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日寇为了更多掠夺我国黄金,于1934年5月成立采金株式会社、金矿作业所等组织,实行黄金垄断。
第二单元 工艺改进黄金之旸
呼玛县黄金公司是呼玛县的地方国有采金企业,在全国黄金工作会议上,县黄金管理局局长、黄金公司经理卢振清受到国务院总理李鹏的接见。
上世纪90年代,因资源枯竭和生态保护,沙金全面禁采,呼玛悠久凝重的采金历史积淀成独特的呼玛采金文化。
黑龙江、嫩江、呼玛河如血脉贯穿呼玛全境。亿万年来,大兴安岭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江河易道......,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地质财富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自然造化,伟力惊天》。此处使用LED技术演示火山喷发的奇观,让我们亲历呼玛地质地貌的形成。
大兴安岭地区气候由温暖变为干燥和严寒。一些动物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逐渐灭绝,山岭上又重新出现了庞大的动物群,其中有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等大型食草动物。
东北野牛、王氏水牛化石,东北地区的种类和数量多,它们多属于寒温带动物。
披毛犀肩高约2米左右,体重平均1.8吨,与现存的印度犀牛体型相当;有两只扁平的角,可以推开雪来吃草;用来在寒冷的环境保持温暖。
猛犸象,又名长毛象,一般身高5米、体重10吨,以草和灌木叶子为食。此处陈列的是猛犸象骨架,周边是第四纪冰川雪域极地的环境。
(展柜内)1997年9月14日,大兴安岭呼玛县韩家园镇居民王庆云在十六站附近的采金点5米深冻土层中发现七块猛犸象遗骨,骨质均未石化。
呼玛旅游:大自然创造出丰富的地质奇观,在呼玛境内,最典型的就有迎门砬子、画山、八十里大湾和呼玛河自然保护区、绰纳河自然保护区、嫩江源头湿地等,为人们旅游、休闲、度假提供了极佳的去处。呼玛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它所能展现给你的自然、古朴、粗犷和神奇的景观,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验其中魅力。
大自然赋予了呼玛灵山秀水,也为动植物打造了千年不朽的自然生命场。呼玛是生物资源的宝库,珍禽异兽出没于林海雪原,“三花五罗十八子”等鱼类闻名遐尔,特色山野菜、野生浆果蜚声海外,驰名北药漫山遍野。
鄂伦春族世代以打猎为生,素以“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能骑善射”著称于世,被称之为“兴安猎神”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瑷珲区以及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塔河县和伊春地区的嘉荫县等。经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鄂伦春族人口8196人。
这里的LED屏幕里播放的是鄂伦春族生产生活的场景。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中的通古斯语支。
萨满祭司木偶,猎枪,摇篮,剪纸多为云纹图案,民间艺术团照片(成立于2006年,是鄂伦春族民间艺术团。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国内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艺术界人士的好评,为传承鄂伦春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黑龙江省鄂伦春研究会顾问、大兴安岭鄂伦春研究会副会长关金芳,参与组建了白银纳乡鄂伦春民间艺术团)
兽皮服饰,保暖性好,耐用,用鹿皮劲缝制而成。萨满服用袍皮制成。
关扣妮:鄂伦春族著名的民间艺人、民间歌手,国家级萨满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黑龙江省级鄂伦春族萨满舞、吕日格仁舞、萨满祭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对鄂伦春族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金芳:黑龙江省鄂伦春研究会顾问、大兴安岭鄂伦春研究会副会长。搜集创作大量的鄂伦春歌舞,是鄂伦春族剪纸、传统服饰、萨满服饰、赞达仁、萨满舞、吕日格仁舞等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鄂伦春饮酒、跳舞场景(场景说明)
鄂伦春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火神的习俗,每到年节或吉日,家家都要在自家门前拢起一堆篝火,焚香跪拜祷告,以求平安,饭前也要向火塘洒酒抛肉,以示供奉。“古伦木沓”节是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为祭祀火神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夜间,拢上篝火请萨满跳神,祭神祭祖;白天,举行赛马、射箭、射击、摔跤、歌舞等文体活动。
萨满雕塑说明
鄂伦春族信奉具有万物有灵的萨满教。萨满的宗教形式表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火神崇拜、祖先崇拜。“萨满”被称作“巫医”也是人和神之间的使者,原始而又神秘,反映了鄂伦春人朴素悠远的宗教观念。
桦树皮船船体小而且非常轻,而且行驶起来没有声音比较容易靠近猎物,方便携带,一般在小的河道可以把船扣在肩上拿着走。
撮罗子也称斜仁柱,是鄂伦春人的原始住屋,外面一般由狍皮、桦树皮覆盖,内有三面睡铺,与门口正对的是家里的男人住的地方,上面悬挂着神像、神偶等,家里的女人是绝对碰不得的,旁边的是妻子和子女住的地方,中间用架子悬挂铁锅用以做饭和取暖。
猎场鄂伦春狩景(场景说明)
鄂伦春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狩猎文化。狩猎人的马匹体形较小,但行动敏捷,耐力好。四季散放,冰天雪地的冬季,马能扒雪找草吃,刨冰找水喝。猎狗是鄂伦春族人狩猎生产中的重要帮手。就是在生产工具先进的今天,它仍然是猎民的忠实守卫者。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按照真实比例制作的下山定居时政府为鄂伦春人建造的房屋模型。鄂伦春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元代称“林中百姓”,明代称“北山野人”,清代称“索伦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呼玛鄂伦春族下山定居,结束了游猎生活,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2009年至2015年,为解决鄂伦春人住房老化、条件差的情况,在呼玛县白银纳乡分两期建成楼房7栋、平房20栋,137户鄂伦春人全部搬入精装修住宅,同时落成的还有一万平米的鄂伦春族文化广场,极大地丰富了日常生活。
通过此次参观,希望大家能对鄂伦春族有进一步的了解,期待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保护、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的行列,为保护鄂伦春民族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从1969到1971年,近六千名知识青年怀揣革命理想,带着火热激情,告别亲人,从上海,齐齐哈尔、北安、内蒙古等地,千里迢迢来到了呼玛。会同两千多名当地知青,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为呼玛人民的艰苦创业。
“毛泽东号”是解放战争期间承担运送部队和战争物资的机车,能乘坐“毛泽东号”那是非常光荣的。为鼓励东北知青,当时特别调遣了“毛泽东号”送知青。石库门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
图片故事:这张照片在当时上海各大报纸上进行了转载刊发,是上海解放日报记者、著名摄影家毕品富拍摄的,他的儿子毕英华就是随着这趟列车来到呼玛金山公社察哈彦大队。大家注意到列车车厢旁上海汾阳中学的牌子了吗?1968年12月,为响应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上海市委会决定,本市所有尚未分配的中学毕业生采取“一片红”政策:除极少数身体残疾和家庭有特殊困难外,共计50.7万人,全部动员上山下乡。期间,上海市革委会推出了几个集体插队知青点的试验样板,在全市每个县区都提前选了几个学校的69届初中毕业生作为试点,采用一个学校、一个班、一个方向(黑龙江省边境地区)、一个地点的“四个一”集体插队落户方法,徐汇区汾阳中学1969届初中毕业生都被分配到呼玛县金山公社插队。
本单元主要采用以图片,灯箱的形式展示,设置“知青屋”场景,知青使用的工具,生活用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陆续返城,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他们始终情系呼玛热土,感恩呼玛人民,思念曾同甘共苦、关爱他们伴随他们成长的父老乡亲。知青返城30年,在地委、县委领导的积极努力下,成立了知青联谊会,上海市浦东育华集团学校校长高妙根任会长。许多知青在联谊会的促动下,有了更多的渠道投身呼玛建设:张大东为大兴安岭百姓看心脏病并为上海求医的呼玛人提供帮助。
毛三妹的故事:贺兆坤在文汇报上发表的《荷锄三十载》,记录了三卡知青毛三妹扎根呼玛边疆的故事,引起了崔永元的注意,《实话实说》栏目组以此录制了一期节目,但由于知青的话题太沉重而未能播放。对于知青们的付出和贡献,呼玛人民不会忘记,呼玛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在这里,我们用雕塑艺术形式将呼玛人民与知青的友谊深情定格。用一面墙把知青的形象和知青的名字记录在呼玛博物馆。
呼玛局部县域图的地貌沙盘及呼玛城镇塑像投影。
经过一代代呼玛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呼玛发生了也正发生着巨变。今天,呼玛县委、县政府以卓越的胆识和巨大的魄力,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描绘着呼玛的宏伟蓝图,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滨水型、生态型、花园式新呼玛”的征程上阔步前行,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