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租》是淮海戏传统经典剧目,在坊间脍炙人口,备受戏迷观众欢迎,也是江苏省淮海剧团保留传承的淮海戏小戏代表性剧目之一,以其节奏欢快,通俗接地气的淮海戏唱腔独树一帜,“小毛驴”片段,更是其中的精彩片段,百看不厌。
讲述了地主管家张福来是个狡诈又好色的人,在催租途中路遇借粮的双姐,见她相貌俊美想要调戏,反而被淳朴又机智、勇敢的双姐戏弄得狼狈不堪。
淮海戏,因以板三弦伴奏,故亦称“三刮调”,是江苏主要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淮安、连云港、宿迁,以及盐城、徐州的部分县区,包括鲁南、皖东北一带。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所含传统戏剧类项目。淮海戏以民间生活小戏为多,是典型的大众化艺术。既演全剧,也演折子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催租》《骂鸡》等三十二整本、六十四单出。唱腔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唱、念、做、表,均平实易懂,幽默风趣,载歌载舞的形式尤显热烈生动。特别是一些小戏如传统的《催租》《骂鸡》《拾稖头》等,均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平民化特质。伴奏乐器以板三弦、淮海高胡为主。总体风格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淮海戏大量的剧目内容直接来源于平民的生产和生活,其中保留着许多当地历史衍变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对研究淮海地区社会人文历史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淮海戏的唱词结构与声腔变化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对于研究探讨中国戏曲唱词与曲调的关系,以及声腔中的情感内涵,有一定的实证意义。特别是在它的部分声腔中,还保留着五个入声韵类,对研究中国汉语言的分布和衍变有着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