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是伞形科明党属的多年生草本。根纺锤形或长索形,深褐或淡黄色;茎直立;叶卵形,羽裂或羽状;花钻形或线形,伞形花序,花柱圆柱形;果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明党参的花、果实与亚历山大草属植物较为相似,根形似党参,可入药,故名。
明党参主产于中国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明党参喜生于较温暖的地区,耐寒,不耐高温;土壤以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油沙土或黄泥土最为适宜。明党参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和育苗移栽。
明党参的根为滋补强壮剂,有利肺和中、化痰止咳、平肝和胃、润肺生津等功效。明党参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是明党参作为补益药的物质基础。
明党参的花、果实与亚历山大草属植物较为相似,根形似党参,可入药,故名。
多年生草本。主根纺锤形或长索形,长5-20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淡黄色,内部白色。茎直立,高50-100厘米,圆柱形,表面被白色粉末,有分枝,枝疏散而开展,侧枝通常互生,侧枝上的小枝互生或对生。基生叶少数至多数,有长柄,柄长3-15厘米;叶片三出式的2-3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广卵形、长4-10厘米,柄长2-5厘米,二回羽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2-4厘米,柄长1-2厘米,三回羽片卵形或卵圆形、长1-2厘米、基部截形或近楔形、边缘3裂或羽状缺刻,末回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4毫米,宽1-2毫米;茎上部叶缩小呈鳞片状或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总苞片无或1-3;伞辐4-10,长2.5-10厘米,开展;小总苞片少数,长4-6毫米,顶端渐尖;小伞形花序有花8-20,花蕾时略呈淡紫红色,开放后呈白色,顶生的伞形花序几乎全孕,侧生的伞形花序多数不育;萼齿小,长约0.2毫米;花瓣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2毫米,宽1-1.2毫米,顶端渐尖而内折;花丝长约3毫米,花药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基隆起,花柱幼时直立,果熟时向外反曲。
果实圆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2-3毫米,果棱不明显,胚乳腹面深凹,油管多数。花期4月。
生长在山地土壤肥厚的地方或山坡岩石缝隙中。
明党参喜温暖湿润、凉爽的气候,自然分布区夏季最高气温为35.9℃,冬季最低温-6℃,年平均气温为14.5-16.2℃,年雨量1200-1800毫米,无霜200-260天。明党参喜生于砂质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灌木林下,石缝间隙或半阴半阳的山坡杂草地,坡度一般在10-40°,pH值6-7,海拔高度为200-400米。当平均气温高于25℃以上时,则生长受到抑制、植株枯萎。
分布于中国江苏(句容、宜兴、南京、苏州、镇江)、安徽(庐江、安庆、芜湖、滁县)、浙江(吴兴、萧山)。
明党参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和育苗移栽。
可在4月上旬挖野生苗直接栽种。但多用种子繁殖,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用种子繁殖。从4-5年生留种田的植株上于6-7月上旬,果实呈褐色时,分批采集种子,湿沙贮藏。将已处理备播的种子当年10月至翌年2月进行播种。
条播,行距约30厘米,沟深约5厘米左右,播后盖土层以不见种子为度。苗床可采用撒播或条播。直播繁1亩需种子22.5-30千克左右,条播为37.5-75千克,撒播75-105千克。
移栽补苗:种苗按各地物候情况不同,可掌握在须根萌动期前移栽为宜。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移栽,按行株距20厘米×10厘米开穴栽种,移栽苗以当年生为好,苗大移栽易断根,要当日挖苗当日移栽,按行株距将参苗斜放沟中,芽头向上,根不弯曲,芽头以上盖土6厘米左右。定苗可于第2年出苗后进行,除去病、弱、小和过密株,留足苗数,及时查苗补缺。
田间管理: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温度,以提高出苗率。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4月中旬,结合除草、松土,施入少量稀粪水。苗期注意防旱和排水,可适当在畦面或行间种植高秆植物遮荫,或与农作物间作,定植或移栽出苗后,每次结合除草、松土适当追施人畜粪水,冬季清沟保墒,追施腊肥。移栽2-3年为生长速度最快时期。施肥次数和数量均需增多,并配合施用磷、钾肥。
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根腐病发病初期,须根变褐腐烂,最后导致全根腐烂。
防治方法:
一是雨季尽量少浇水,保持干燥;
二是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每7天喷一次。
三是对种植土壤严格消毒 。叶斑病主要控制空气湿度,加强通风,同时每隔10天喷施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明党参的根为滋补强壮剂,有利肺和中、化痰止咳、平肝和胃、润肺生津等功效。明党参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多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是明党参作为补益药的物质基础。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平肝,和胃,解毒。治痰火咳嗽喘逆,头晕,呕吐,目亦,白带,疔毒疮疡。
《本草从新》:补肺气,通、下行,补气生津。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疟,淋沥,难产,经闭,泻痢由于肺热,反胃噎膈由于燥涩。
《本草求原》:养血生津,消热解毒。姜汁炒则补气、生肌、托散疮疡。
《饮片新参》:温脾,化痰湿,平肝风。治头晕泛恶,中风昏仆。
《中药志》:润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治咳嗽,呕吐;又能解毒治疔疮。
《四川中药志》:祛风,解热,补肺镇咳。治肺虚咳嗽有痰,头昏目眩,风热目赤及口干。
【注意事项】
气虚下陷、精关不固及孕妇慎服。
《本草从新》:脾虚下陷、滑精梦遗俱禁用,以其下行而滑窍也。孕妇亦忌。
《饮片新参》:阴虚肝旺,内热烦渴者忌用。
《四川中药志》:外感咳嗽无汗者忌用。
《药材学》:大量服食易引起浮肿。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